[发明专利]一种内置型可伸缩移动支护拱架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49257.6 | 申请日: | 201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3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沉;江成玉;刘怀谦;杨帅;薛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23/04 | 分类号: | E21D23/04;E21D23/16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龙;程新敏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架 竖向 可伸缩移动 支护拱架 内置型 可伸缩结构 伸缩式结构 回收利用 驱动装置 竖直设置 上端 支护 可拆卸 巷道壁 伸缩 侧壁 拱架 弧顶 内置 通孔 驱动 | ||
一种内置型可伸缩移动支护拱架,包括可伸缩结构的钢架,所述钢架包括两个竖直设置的竖向钢架和两端分别与两个竖向钢架上端连接的弧形的弧顶钢架,两个竖向钢架均为伸缩式结构,且两个竖向钢架内置有驱动竖向钢架沿竖向伸缩的驱动装置,钢架与巷道壁接触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本发明的拱架结构简单,安装便捷,可拆卸后回收利用,降低支护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井下支护领域,尤其涉及支护拱架。
背景技术
掘进头顶板事故一直威胁着井下人员的人生安全,而且经常发生。顶板事故是指在地下采煤过程中,因为顶板意外冒落造成的人员伤亡、设备损害、生产中止等事故。在实行综采以前,顶板事故在煤矿事故中占有很高的比例,高达75%。随着液压支架的使用及对顶板事故的研究和预防技术的深入和逐步完善,顶板事故所占的比例有所下降,但仍然是煤矿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掘进头作为最危险的地方之一,顶板事故时有发生。随着采深增加,掘进头顶板事故的预防变得更加重要。目前多数煤矿回采工作面使用的支柱依然比较落后,回柱基本上是人工作业,这样就容易埋下冒顶事故的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内置型可伸缩移动支护拱架,以有效地保证掘进工作面人员的相对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置型可伸缩移动支护拱架,包括可伸缩结构的钢架,所述钢架包括两个竖直设置的竖向钢架和两端分别与两个竖向钢架上端连接的弧形的弧顶钢架,两个竖向钢架均为伸缩式结构,且两个竖向钢架内置有驱动竖向钢架沿竖向伸缩的驱动装置,钢架与巷道壁接触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通孔。
前述支护拱架中,所述驱动装置为电动推杆,每个竖向钢架由两个半段钢架对接而成,驱动装置沿竖向固定于其中一个半段钢架的端部,与之相对的另一个半段钢架的端部沿竖向开设有导向孔,所述驱动装置伸至导向孔内,且驱动装置的另一端固定于导向孔的底部,以实现两个半段钢架的对接,以形成所述竖向钢架。
前述支护拱架中,所述驱动装置的外侧还套设有导向筒,导向筒的底部也固定于所述其中一个半段钢架的端部,导向筒的外径与导向孔的内径相同,或略小于导向孔的内径,通过导向孔与导向筒的配合实现驱动装置驱动伸缩时的导向作用,使两个半段钢架能够沿长度方向相对伸缩。
前述支护拱架中,所述竖向钢架底部设置有轮子,最好在巷道地面上铺设引导拱架移动方向的轨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钢架可伸缩,竖向钢架上的驱动装置驱动竖向钢架伸长紧贴巷道壁缩时可拆卸分解或进行支架调整;这样可使顶板和两帮都得到了很好的支护。
(2)拱架可拆卸后回收利用,降低支护成本。
(3)结构简单,安装便捷,安装的拱架数量可根据顶板围岩应力和两帮的应力确定;
(4)该装置操控方便,驱动装置内置式结构保证装置受钢架主体保护,不易损坏,不易进入杂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3为图2中驱动装置所在位置的纵向剖视图;
图4是图2中驱动装置所在位置的横向剖视图。
图中:1-钢架,101-竖向钢架,102-弧顶钢架,103-通孔,104-导向孔,105-导向筒,2-驱动装置,3-轮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92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