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壶盖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47898.8 | 申请日: | 201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0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邵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志成 |
主分类号: | A47J31/44 | 分类号: | A47J31/44;A47J31/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蔡蔚毅 |
地址: | 528314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器盖 面罩 壶盖 空腔 螺接 通孔 清洗 饮料制备装置 上过滤层 壶体口 盖子 顶层 螺纹 茶渍 烧煮 套接 套卡 饮料 污染 | ||
本发明属于饮料制备装置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在烧煮过程中,盖子上的上过滤层、管道等液体流经的通道时会产生茶渍无法清洗,对下一次煮饮料会造成污染的问题。所述的壶盖,包括有一个可罩在壶体口上的面罩(1),还设有一个可与面罩(1)套接,并且可螺接在内容器上的容器盖(2),所述的面罩(1)与容器盖(2)之间设有套卡结构,所述的容器盖(2)顶层设有通孔(4),所述的面罩(1)上设有空腔(5),所述的空腔(5)处在通孔(4)的位置上,所述的空腔(5)上设有通至容器盖(2)外侧的通道(6),所述的容器盖(2)上设有可螺接在内容器的螺纹(7)。具有结构简单、容易清洗、使用方便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饮料制备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煮饮料水壶的壶盖。
背景技术
在中国专利,专利号2004100268844公开了一种煮饮料水壶及其盖子,水壶包括在壶体内的壶体底面上设有内容器,内容器的上端口摆设有漏斗,漏斗上分层设有上过滤层和下过滤层,内容器上设有罩于壶体端口的盖子,盖子上设有由内容器腔体通至壶体与容器之间腔体的管道。其存在的问题是,在烧煮过程中,水壶煮饮料产生的饮料液体经过盖子上的上过滤层、管道等液体流经的通道时会产生茶渍,经常使用,茶渍逐渐越积越厚,由于无法清洗,对下一次煮饮料会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经饮料液体部位的部件可以拆开的进行清洗,使用时又可以快速装配成一体的壶盖。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壶盖,包括有一个可罩在壶体口上的面罩,还设有一个可与面罩相互套接,并且可单独螺接在内容器上的容器盖,所述的面罩与容器盖之间设有套卡结构,所述的容器盖顶层设有通孔,所述的面罩上设有空腔,所述的空腔处在通孔的位置上,所述的空腔上设有通至容器盖外侧的通道,所述的容器盖上设有可螺接在内容器的螺纹。
本发明所述的壶盖是由面罩和容器盖组成,容器盖与面罩既可以合在一起,成为一体,也可以分开各自独立。所述的套卡结构就是使容器盖与面罩套插结合在一起后可以相互卡住一起转动。
当容器盖单独通过螺旋螺接在内容器上,内容器中的水沸腾后,将经过漏斗中的食材,产生的饮料液体经过通孔直接流出,而产生的茶渍仅能留在容器盖的表面上,与面罩无关系,此时,可对容器盖的全部表面进行清洗,而现有技术的容器盖只能清洗容器盖的内表面,外表面由于有面罩的遮挡而无法清洗,因此具既可以单独使用,又方便清洗。
也可以将容器盖与面罩合为一体。当面罩和容器盖套接或者说合在一起时,壶盖中的空腔、通孔和通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饮料液体提供了一个流经的路径。
当面罩和容器盖分开后,饮料液体流经的空腔、通孔和通道全部暴露在外,方便对其上的茶渍进行清洗,具有结构简单、容易清洗、使用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壶盖的立体图。
图2为图1壶盖从一个角度分看去开后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壶盖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的A-A剖视图。
图5为图1壶盖从另一个角度分看去分开后的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壶盖从一个角度分看去分开后的分解立体图。
图7为图6中壶盖套接在一起的立体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2壶盖从另一个角度分看去分开后的分解立体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2壶盖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3壶盖分开后的立体图。
图11为图10中壶盖套接在一起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志成,未经邵志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78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