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久性硅藻泥装饰壁材粉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47826.3 | 申请日: | 201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29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庆;昝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6/04 | 分类号: | C04B26/04;C04B38/02;C04B111/34;C04B111/8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9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硅藻 硅藻土 石墨烯 硅藻泥壁材粉 装饰壁材 发泡剂 制备 表面改性硅藻土 粉末状发泡剂 装饰材料领域 粉体改性机 水溶性乳液 表面包覆 孔隙堵塞 耐久性能 喷雾沉积 使用寿命 吸附作用 有效解决 掉粉 发泡 隔膜 隔离 施工 制作 | ||
本发明涉及装饰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耐久性硅藻泥装饰壁材粉及制备方法。将硅藻土与粉末状发泡剂加入粉体改性机中混合;在负载发泡剂的硅藻土的表面喷雾沉积含石墨烯的水溶性乳液,得到表面改性硅藻土用于制作硅藻泥壁材粉;本发明制得的硅藻泥壁材粉与传统硅藻泥相比,表面包覆含石墨烯的隔膜进行隔离,对硅藻土的孔隙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孔隙内负载发泡剂,施工时发泡产生气体,有效解决了孔隙堵塞问题,提高了吸附作用,同时石墨烯均匀分散请不易掉粉和开裂,显著提升了耐久性能,延长了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饰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耐久性硅藻泥装饰壁材粉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室内装饰材料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各种装饰装修材料,如涂料、油漆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甲醛、苯、氨、挥发性有机物等)会造成室内空气污染。因此,绿色环保型装饰材料受到人们青睐,其中硅藻泥的发展受到广泛关注。
硅藻泥壁材是一种天然环保的墙体装饰涂料,易于施工,适用于墙体和棚顶装饰,为粉末状,添加一定比例清水即可粉刷使用,具有有效去除空气中的游离甲醛、苯、氨、VOC等害物质及异味,全面解决室内空气污染,明显改善室内生活环境等特点,深受市场的青睐。
硅藻泥的主要功能材料是硅藻土,硅藻土具有细腻、松散、质轻、多孔、吸水性和渗透性强等物理性质,可以有效吸附空气中游离的甲醛、苯、氨等有害物质,并且可以净化空气中因宠物、吸烟、垃圾等产生的异味,配合其他胶凝组分、颜色和颗粒调节组分,获得不同于传统涂料的硅藻泥新型壁材,还可以通过吸收和释放空气中的水分,调节室内的空气湿度,因此硅藻泥可替代乳胶漆、壁纸等传统墙体装饰材料,因而成为装饰建材市场上的新宠,受到越来越多使用者的青睐。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1410783137.9公开了一种高效净化空气/抗菌/自动调湿硅藻泥壁材及制备方法,其原料成分与质量组分为:硅藻土30~50份、海泡石粉10~20份、重钙粉1~3份、氢氧化钙5~15份、生石灰1~3份、石英砂5~15份、硅灰石粉15~25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5份、EVA柔性胶粉2~5份、二氧化钛介孔分子筛1~3份、纳米氧化锌1~5份、有机硅消泡剂1~3份。该发明所制备的硅藻泥壁材其效果是吸附分解有害物质能力强、抗菌能力强、环保无污染、自动调湿、耐温防火,制备工艺简单。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1310007768.7公开了一种吸湿性、呼吸性和抗菌性强的硅藻泥壁材的制备方法,将硅藻泥壁材粉先经酸性或碱性的壁材腐蚀液浸泡腐蚀后,再经氯化钠溶液浸泡,然后加入纳米氧化锌,最后经烘干得到硅藻泥壁材。该发明通过化学反应的方法增加硅藻泥壁材粉中的2~5纳米的孔隙,提供一种增加硅藻泥壁材吸湿性能、呼吸性空隙和抗菌性的方法。
根据上述,现有方案中用于室内装饰的硅藻泥存在强度低、易掉粉、易开裂等问题,传统的技术是在硅藻泥壁材中添加有机胶类物质,但由于这类物质残存溶剂气味大,易堵塞硅藻土孔隙,使其吸附性能大打折扣,在较大程度上降低了硅藻泥涂料的环保功能,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此类有机胶类聚合物生物降解速度加快,导致涂料耐久性差,使用寿命缩短,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耐久性硅藻泥装饰壁材粉及制备方法,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目前应用较广的用于室内装饰的硅藻泥存在强度低、易掉粉、易开裂等问题,而传统的添加有机胶类物质进行性能提升的技术易堵塞硅藻泥孔隙,降低吸附性能,进而影响硅藻泥涂料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耐久性硅藻泥装饰壁材粉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具体过程为:
(1)先将硅藻土过筛,取25~50目的硅藻土,再与粉末状发泡剂一起,加入粉体改性机中,搅拌混合,使发泡剂均匀分散在硅藻土的微孔中;其中:硅藻土85~92重量份、发泡剂8~15重量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78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