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浓密机机理模型的底流浓度预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47673.2 | 申请日: | 201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69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肖冬;江隆强;于志超;李康;刘新新;单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胡晓男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浓密 机理 模型 浓度 预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浓密机机理模型的底流浓度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浓密机现场数据;所述浓密机现场数据,包括:顶层体积流量、进料流量、流体压力及底流体积密度;
将流体压力转换为流速;
采用3σ原则对采集的数据中的异常值进行处理,然后利用经参数辨识的分层带参数的浓密机机理模型,进行底流浓度预测;所述参数辨识采用递推最小二乘法;
所述分层带参数的浓密机机理模型的建立如下:
采集浓密机现场数据的历史数据;
建立浓密机机理模型;
将流体压力转换为流速,并对历史数据及流速进行数据预处理;
构建分层带参数的浓密机机理模型:将浓密机内部细分为n层,在层与层之间设定了三个临界层,分别为溢流层、进料层、底流层,对应溢流区和底流区分别多加了两层,顶部两层模拟溢流区,底部两层模拟底流区,将顶层体积流量、进料流量、流速及底流体积密度作为输入变量,底流浓度作为输出变量,构建出分层带参数的浓密机机理模型;
具体如下:
其中,A为浓密机的横截面积,H为澄清区的高度,B为沉降区的深度,△z=(B+H)/n为每层的高度,n为分层的层数;Qe为顶层体积流量,Qf为进料流量,Qu底流体积密度,γ1,γ2,γ3,γ4,γ5为待定参数;Cm,Cn,Ci,Ci+1分别表示第m层、n层、i层、i+1层矿浆浓度,Cf是进料浓度,ddisp,i、ddisp,m、ddisp,m-1分别是第i层、m层、m-1层扩散系数,Gi为流体密度函数包含沉降速度,Gm,Gn,Gi分别表示在第m层、n层以及i层的G表达式,为压缩系数包含矿浆浓度和密度,分别表示第i层、m层、m+1层、n+1层、n层压缩系数;
所述将流体压力转换为流速,具体是引用流体力学的伯努利方程进行转换,将现场仪表测得的压力数据转换成适用于浓密机机理模型的流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预处理,是采用3σ原则对异常值进行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767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