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高模量聚乙烯荧光反光绳缆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47180.9 | 申请日: | 201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9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黄雪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D06P1/00 | 分类号: | D06P1/00;D06P3/7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荧光 高强高模 量聚乙烯 反光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荧光反光 反光粉 烘干 焙烘 浸轧 卷绕 环境适应性 水溶性涂料 安全事故 长丝编织 恶劣天气 反光材料 过往船只 化学属性 使用寿命 抗腐蚀 可视度 长丝 浆料 警示 可视 涂敷 搜索 编织 救援 生产 配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高模量聚乙烯荧光反光绳缆的生产方法,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编织成绳缆,浸轧含荧光、反光粉的浆料,卷绕后烘干,再进行焙烘,使荧光、反光粉均匀分布在绳揽表面,包括如下步骤:荧光、反光浆配置→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编织绳缆→浸轧荧光、反光浆→卷绕→烘干→焙烘。本发明将形成高强度、抗腐蚀、高可视、高警示绳揽,在夜间和恶劣天气下引起过往船只的注意,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增加救援搜索的可视度。这种高强高模量聚乙烯荧光、反光绳缆有极稳定的物理和化学属性,极强的环境适应性,较长的使用寿命,颗粒小,这种荧光、反光材料已经制成水溶性涂料,能均匀分散、涂敷在绳缆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行业面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高模量聚乙烯荧光反光绳缆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是20世纪80年代实现工业化生产的高性能纤维,又称高强高模量聚乙烯(PE)纤维。在民用绳索、缆绳方面的应用:用该纤维制成的绳索、缆绳、船帆和渔具适用于海洋工程,是该纤维的最初用途。普遍用于负力绳索、重载绳索、救捞绳、拖拽绳、帆船索和钓鱼线等。该纤维制成的绳索,在自重下的断裂长度是钢绳的8倍,是芳纶的2倍。该绳索用于超级油轮、海洋操作平台、灯塔等的固定锚绳,解决了以往使用钢缆遇到的锈蚀和尼龙、聚酯缆绳遇到的腐蚀、水解、紫外降解等引起缆绳强度降低和断裂,需经常进行更换的问题。
反光材料也称为逆反射材料,可分为交通标志、道路标线、凸起路标、轮廓标、服装用反光材料。汇集了光学、材料学、数学、有机化学等多学科和技术。根据反光单元的结构又分为玻璃珠型和微棱镜型,水性道路交通标线涂料在美国、西欧等开发了很长一段时间,并且得到了一定的应用,水性反光涂料是一种环保型涂料,制成的反光布、反光衣服也是一个被广泛应用到交通安全领域的产品,在中国的交通管理人员、消防员、路政人员、道路施工和清洁人员已经把该类衣服作为工作服装的一部分了。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高模量聚乙烯荧光反光绳缆的生产方法。
技术方案:一种高强高模量聚乙烯荧光反光绳缆的生产方法,将350-1000D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编织成绳缆,浸轧含荧光、反光粉的浆料,卷绕后烘干,再进行焙烘,使荧光、反光粉均匀分布在绳揽表面,具体操作包括如下步骤:荧光、反光浆配置→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编织绳缆→浸轧荧光、反光浆→卷绕→烘干→焙烘;其中:
所述的荧光、反光浆配置中:荧光、反光浆组成:
所述的浸轧荧光、反光浆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在卷绕前经过浸浆和轧浆,速度为20-25m/min,轧余率为50-60%。
作为优化:所述的编织绳缆中:根据客户要求编织各种规格的绳揽制成品。
作为优化:所述的卷绕中:卷绕速度20-25m/min。
作为优化:所述的烘干中:烘干温度:100-110℃,烘干时间:20-30min。
作为优化:所述的焙烘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熔点在140℃左右,因此焙烘温度不能太高,焙烘温度:100-110℃,焙烘时间:10-20min。
有益效果:本发明将荧光、反光材料应用在高强高模量聚乙烯绳揽上,形成高强度、抗腐蚀、高可视、高警示绳揽,在夜间和恶劣天气下引起过往船只的注意,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增加救援搜索的可视度。这种高强高模量聚乙烯反光绳缆有极稳定的物理和化学属性,极强的环境适应性,较长的使用寿命,颗粒小,这种荧光、反光材料已经制成水溶性涂料,能均匀分散、涂敷在绳缆上。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71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