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振动能量采集模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46878.9 | 申请日: | 201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71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昊;沈景凤;俞钦文;任文豹;金权;何俊;王佳茂;冯智颖;王东昌;余乐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N2/18 | 分类号: | H02N2/18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组件 压电复合 振动能量 振动能量采集 传动单元 调速电机 模拟装置 侧组件 固定侧 偏心轴 聚偏氟乙烯粉末 二甲基乙酰胺 能量采集电路 产生单元 基座单元 驱动单元 研磨处理 一端连接 支撑单元 制备 | ||
1.一种振动能量采集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单元,包括底板和多个底座;
支撑单元,设置在所述基座单元上;
驱动单元,固定在所述支撑单元上,包括调速电机以及设置在所述调速电机的顶端的偏心轴;
传动单元,包括第一连接组件、一端与该第一连接组件连接的连杆以及与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与所述偏心轴连接,在所述调速电机的驱动下带动所述连杆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组件运动;
振动能量产生单元,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连接,在所述传动单元的带动下产生振动能量,包括振动侧组件、固定侧组件以及放置在所述振动侧组件与所述固定侧组件之间的压电复合片;以及
能量采集电路,与所述压电复合片连接,用于收集所述压电复合片上产生的振动能量,
其中,所述振动侧组件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的传动下带动所述压电复合片的一侧振动;
所述固定侧组件与所述压电复合片的另一侧连接,用于固定所述压电复合片的另一侧,
所述底板上设有凹槽,所述固定侧组件具有固定架,该固定架的底端沿所述凹槽的长度方向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凹槽内,从而增加或减小所述固定架与所述振动侧组件之间的距离,
所述压电复合片是由二甲基乙酰胺与聚偏氟乙烯粉末按照一定比例均匀混合后经研磨处理制备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能量采集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振动侧组件包括摇杆支架、摇杆、挡板以及振动侧夹具,
所述固定侧组件还包括固定侧夹具,
所述摇杆支架固定在所述支撑单元上,
所述摇杆的一端与所述摇杆支架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槽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嵌合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的带动下绕所述摇杆支架左右摆动,
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摇杆的靠近所述摇杆支架的一端,且位于所述摇杆的上方,
所述振动侧夹具设置在所述摇杆的远离所述摇杆支架的一端,用于夹持所述压电复合片,
所述固定架固定在所述底板的一侧,
所述固定侧夹具设置在所述固定架的顶端,用于固定夹持压电复合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能量采集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振动侧组件包括:振动侧夹具、滑块以及滑块导轨,
所述固定侧组件还包括固定侧夹具,
所述固定架具有下连接板以及上连接板,
所述振动侧夹具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连接,用于夹持所述压电复合片,
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振动侧夹具的下端,在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的带动下移动,
所述滑块导轨沿所述支撑单元的水平方向上固定在所述支撑单元上,所述滑块在所述滑块导轨内左右移动,
所述凹槽与所述滑块导轨的方向垂直,
所述下连接板设置在是所述凹槽内且在所述凹槽内前后移动,所述下连接板板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凹槽的方向垂直的水平凹槽,
所述上连接板设置在所述水平凹槽内且在所述水平凹槽内左右移动,
所述固定侧夹具固定在所述上连接板的顶端,用于夹持所述压电复合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能量采集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支撑单元包括两个支撑板以及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板上方的平板,
两个所述支撑板分别位于所述平板的下方的右侧以及中间,
所述平板的一侧设置有通孔,该通孔位于两个所述支撑板中间,
所述振动侧组件设置所述平板的远离的所述通孔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能量采集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支撑单元包括三个支撑板以及设置在三个所述支撑板上方的平板,
三个所述支撑板分别位于所述平板的下方的左侧、右侧以及中间,
所述平板的一侧设置有通孔,该通孔设置在右侧支撑板以及中间支撑板之间,
所述振动侧组件设置所述平板的远离的所述通孔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能量采集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曲柄以及第一连接件,
所述曲柄的下端与所述偏心轴连接,上端设置有矩形槽,
所述第一连接件一端与所述连杆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矩形槽内,在所述曲柄的驱动下带动所述连杆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687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