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吡啶双噻吩蓝色荧光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45339.3 | 申请日: | 201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25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崔春雨;李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83/00 | 分类号: | C08G83/00;C09K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陈宙;于晓霞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吡啶 噻吩 蓝色 荧光 材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吡啶双噻吩蓝色荧光材料,该荧光材料是一种双边偶联吡啶的双噻吩类有机化合物,其名称为5,5′‑双(吡啶‑3‑基)‑2,2′‑双噻吩,分子式为C18H12N2S2,晶系为单斜,空间群为P2(1)/n,晶胞参数α=γ=90°,β=103.20°。该蓝色荧光材料具有明确的空间结构和准确的分子式,合成步骤简单,反条件温和,通过在双噻吩的两侧5位上引入吡啶基团后,增加了其电子离域程度,增强了该材料的发光性能,提高了该材料的稳定性及其溶解性能,其作为荧光材料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发光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吡啶双噻吩有机发光材料。
背景技术
有机光电材料是一类特殊的有机材料,它们是含有大π共轭键的具有光电活性的有机小分子和聚合物。较之无机光电材料,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的结构组成更加多样化,性能调节空间更宽广,人们可以通过分子设计来获得新结构与优异性能的新材料,又由于其具有材料密度小,结构易修饰等特点,可以进行大面积制备和柔性器件制备。随着当前光信息技术和光电产业的迅猛发展,对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的需求日趋增长。
自20世纪70年代末,Alan.J.Heeger等发明了导电高分子,让人们开始对有机材料的光、电、磁性质有所认识和了解,而研宄者们也开始高度关注这种新型的材料在各种电子器件中的应用前景。因为与传统无机硅及其他无机金属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相比,有机材料具有质量轻、柔韧性好、易于进行化学结构设计、裁剪和合成、器件制备工艺简单、易于实现大面积、柔性器件的设计等优势。最为关键的因素是,有机材料同样可以实现信息显示、传感、存储和光电转换等性能。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有机材料已经在光电器件领域具有无限的应用和发展潜力。在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的研究上,1987年Tang等设计制备了三明治型有机双层薄膜电致发光器件,表明有机电致发光技术即将进入实用化的新时代。1990年Friend等发表了在低电压下高分子材料的电致发光现象,开拓了高分子平板显示技术的新纪元。自此人们展开了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广泛研究。近年来,OLED已经成为平板信息显示和科学产品开发领域中最热门的研宄之一。在太阳能电池的研究领域中,2000年S.R.Forrest采用在有机小分子制备的双层结构太阳能电池器件的有机层和金属阴极间增加BCP薄膜层的方法,使得器件的转换效率提高到2.4%。2005年A.J.Heeger等在制备电极后再对器件进行热退火处理,使得器件的能量转换效率有效地提高了5%。2009年S.H.Park等报道了使用聚合物材料PCDTBT、PC70BM缓冲层和阴极修饰物TiOx,成功地制备出能量转换效率高达6.1%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再到2013年,Yang小组报道了采用叠层技术的聚合物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其最大光电转换效率己经超过10%。由此可见,器件结构的改善和有机材料的开发,能够快速地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目前新型有机光电材料的设计、制备和应用,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中国专利200910112709.X介绍了一种谷氨酸衍生物的有机荧光材料,该材料在330nm左右的紫外光下发射蓝色荧光,可是其制备条件比较苛刻。中国专利200610124795.2介绍了一种吡啶衍生物的有机荧光材料,此可用于分析和生化中的荧光探针,但是其为与稀土类金属的荧光组合物材料,制备价格比较昂贵。中国专利200810162059.5介绍了一种萘并噁唑衍生物的有机荧光材料,该材料的荧光量子产率较高,但是其合成步骤比较繁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53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