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碳酸酯材料用壳核增韧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44666.7 | 申请日: | 201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4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焦桂钰;侯旭昶;张小晴;陈玉影 | 申请(专利权)人: | 焦桂钰;侯旭昶;张小晴;陈玉影 |
主分类号: | C08F291/04 | 分类号: | C08F291/04;C08F291/06;C08F212/14;C08F230/06;C08L69/00;C08L51/00;C08L51/08;C08K13/04;C08K7/24;C08K3/04;C08K5/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0613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韧剂 种聚碳酸酯 壳核 制备 甲基吡啶碘化物 硫酸铵 苯乙烯基硼酸 二甲基氨基 鲸蜡基硬脂 聚偏氟乙烯 苯乙烯基 对苯二酚 二乙醇胺 聚氧乙烯 去离子水 反应釜 乙烯基 质量份 基双 乳液 种壳 聚合 | ||
本发明涉及关于一种聚碳酸酯材料用壳核增韧剂的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为:按照质量份数,80‑100份的为10‑50%的聚偏氟乙烯乳液、5‑20份的聚氧乙烯鲸蜡基硬脂基双醚、1‑6份的硫酸铵、15‑30份的乙烯基对苯二酚、0.1‑0.6份的2‑[4‑(二甲基氨基)苯乙烯基]‑1‑甲基吡啶碘化物、3‑8份的4‑甲基‑苯乙烯基硼酸二乙醇胺酯、150‑400份 去离子水加入到反应釜中;聚合得到一种壳核增韧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制备领域,具体关于一种聚碳酸酯材料用壳核增韧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碳酸酯的综合性能十分优良,具有突出的抗冲击能力, 耐蠕变和尺寸稳定性,耐热、吸水率低、无毒、介电性能优良,但其由于分子结构原因,聚碳酸酯在成型过程中存在易产生应力开裂现象,而且在添加阻燃剂改性后,其综合力学性能会急剧下降,影响聚碳酸酯的工程应用。
CN107880512A提供了高导热低介电损耗的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采用以下重量份含量的组分制备得到:聚碳酸酯60~95,聚酰亚胺树脂5~20,纳米氮化硼3~10,增韧剂5~10,相容剂0.1~3,抗氧剂0.1~1。利用聚酰亚胺树脂具有耐高温、低介电的特点,同时通过纳米氮化硼的层状结构,提高材料的刚性和低介电损耗的性能,处理后的纳米氮化硼解决了与PC的相容性问题。
CN107880510A公开了一种增强增韧无卤阻燃聚碳酸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增强型无卤阻燃聚碳酸酯是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组成:聚碳酸酯树脂100份,阻燃剂0.04~0.15,复合抗氧剂0.1~0.4份,增强剂5~30份,增韧剂2~8份。该材料的制备方法为:称取经干燥处理的聚碳酸酯树脂、阻燃剂、复合抗氧剂和增韧剂倒入混合机中高速混合,混合物料送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同时在挤出机机身中部排气口添加长玻璃纤维,所挤出的条料模头切粒和水冷却,通过干燥处理即得增强增韧无卤阻燃聚碳酸酯材料。
CN107523032A公开了一种手机外壳用耐热耐磨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聚碳酸酯100份、聚苯醚10-35份、琥珀酸酐2-10份、四氰基乙烯0.1-1份、1,1,1-三(4-羟基苯基)乙烷2-5份、9,9-双(4-羟苯基)芴1-8份、交联剂0.1-1份、增韧剂1-2.8份、2,2-双(4-羟基-3,5-二甲基苯基)丙烷0.2-1.5份、碳纤维2-10份、纳米氧化锡锑1-5份、氧化铝1-5份。本发明提出的耐热耐磨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耐热性和耐磨性好,且易于加工。
具有导电性能的聚碳酸酯可以用在制造配电部件上,现有技术通过添加导电炭黑、不锈钢纤维和多壁碳纳米管等材料来使聚碳酸酯变为导电材料,但是这会对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等力学性能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限制了材料的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碳酸酯材料用壳核增韧剂的制备方法。
一种聚碳酸酯材料用壳核增韧剂的制备方法,制备技术方案如下:
按照质量份数,80-100份的为10-50%的聚偏氟乙烯乳液、5-20份的聚氧乙烯鲸蜡基硬脂基双醚、1-6份的硫酸铵、15-30份的乙烯基对苯二酚、0.1-0.6份的2-[4-(二甲基氨基)苯乙烯基]-1-甲基吡啶碘化物、3-8份的4-甲基-苯乙烯基硼酸二乙醇胺酯、150-400份 去离子水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均匀,控温40-50℃ ,用稀盐酸调节溶液pH值为1.0-3.8,搅拌下升温到50-60℃,反应5-10h;完成反应后静置陈化10-15h,然后过滤,洗涤,在60-80℃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7-12h,即可得到一种壳核增韧剂;
进一步的,所述聚碳酸酯材料制备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焦桂钰;侯旭昶;张小晴;陈玉影,未经焦桂钰;侯旭昶;张小晴;陈玉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46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