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热器部件故障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44062.2 | 申请日: | 201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18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中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城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硬度检测器 故障检测装置 加热器部件 固定腿 加热器 压力传动杆 硬度检测 安装板 显示屏 贯穿 配件 加热器技术领域 检测设备 启动按钮 正面固定 传动杆 夹持器 有压力 底端 针压 延伸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热器部件故障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体,检测箱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显示屏,检测箱体的正面且位于显示屏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启动按钮,检测箱体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腿,固定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夹持器,两个固定腿之间固定连接有硬度检测器安装板,硬度检测器安装板的中心贯穿有硬度检测器,所述硬度检测器的内部贯穿有压力传动杆,压力传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硬度检测针,压力传动杆的顶端贯穿检测箱体并延伸至检测箱体的内部,本发明涉及加热器技术领域。该加热器部件故障检测装置,加热器配件管检测设备在检测时能平稳的将硬度检测针压置在加热器配件管的表面,检测所得到的数据更加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热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加热器部件故障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加热器是指利用电能达到加热效果的电器,它体积小,加热功率高,使用十分广泛,采用智能控制模式,控温精度高,可与计算机联网,应用范围广,寿命长,可靠性高,加热器原理的核心的是能量转换,最广泛的就是电能转换成热能,比如电加热器,利用金属在交变磁场中产生涡流而使本身发热吸收,是电能转换成光能;比如太阳能热水器,吸收太阳光辐射热能和太阳光光能(光电效应)转换成热能两者兼有;生物能是以生物为载体将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的一种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除此之外,还有核能、风能这些能量转换模式,但是一般都需要转换成电能使用。
现有化工用加热器配件管在生产时需要检测其表面硬度是否达到要求,现有的检测设备在检测时不能平稳的将硬度检测针压置在加热器配件管的表面,使得检测所得到的数据不够准确,而且夹持时使用的夹持装置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热器部件故障检测装置,解决了加热器配件管检测设备在检测时不能平稳的将硬度检测针压置在加热器配件管的表面,使得检测所得到的数据不够准确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加热器部件故障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体,所述检测箱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显示屏,所述检测箱体的正面且位于显示屏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启动按钮,所述检测箱体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腿,且固定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夹持器,两个所述固定腿之间固定连接有硬度检测器安装板,且硬度检测器安装板的中心贯穿有硬度检测器,所述硬度检测器的内部贯穿有压力传动杆,所述压力传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硬度检测针,所述压力传动杆的顶端贯穿检测箱体并延伸至检测箱体的内部,所述检测箱体的右侧转动连接有丝杆,且丝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所述丝杆的左端贯穿检测箱体并延伸至检测箱体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丝杆的左端通过固定轴承与检测箱体的内壁转动连接,且丝杆的右端通过轴承与检测箱体的右侧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丝杆两侧的表面均套设有螺纹套筒,两个所述螺纹套筒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滑动导块。
优选的,所述检测箱体内壁的顶部且位于丝杆的正上方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与滑动导块的顶部滑动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螺纹套筒的正面均铰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均铰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部与压力传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块的左右两侧均滑动连接有固定滑道块,且固定滑道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热器部件故障检测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加热器部件故障检测装置,通过在压力传动杆的顶端贯穿检测箱体并延伸至检测箱体的内部,检测箱体的右侧转动连接有丝杆,丝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把,丝杆的左端贯穿检测箱体并延伸至检测箱体的内部,使得加热器配件管检测设备在检测时能平稳的将硬度检测针压置在加热器配件管的表面,使得检测所得到的数据更加准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中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盐城中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40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