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声波的动态身份识别认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43774.2 | 申请日: | 201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35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赵婧;魏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京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L9/32 | 分类号: | H04L9/32;G06K9/62;G01S15/08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贺建斌 |
地址: | 710123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声波 动态 身份 识别 认证 方法 | ||
一种基于声波的动态身份识别认证方法,先注册,用户根据提示在特定时间内做出特定的动作(脚步);通过超声波对用户与传感器间距离进行测量;依据香农采样定理对所得距离信息进行处理;对处理后合法用户信息进行存储,并生成特征库;再验证,用户根据提示在特定时间内做出特定的动作(脚步);通过超声波对用户与传感器间距离进行测量;依据香农采样定理对所得距离信息进行处理;通过比对得出是否与合法用户数据匹配结论,本发明具有“随身携带”、不会丢失、不会忘记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安全防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声波的动态身份识别认证方法。
背景技术
利用钥匙等令牌方式进行身份认证,存在丢失、被窃和复制等安全隐患;利用密码等所知道的口令方式,则存在遗忘、被攻击的问题,因此,传统的身份认证方式正面临着安全性的考验。合理地利用人自身所具有的物理特征,如生物识别技术,可以避免上述问题,因为这些特征具有稳定性、永久性和安全性等独特的优势。
研究表明,人的一个行为习惯的形成要21天,且当一个人形成一个行为习惯之后,想要改变是很不容易的,因此习惯性动作用于身份识别具有方便、安全等特性,不需记住身份证号码或密码,也不需要随身携带像智能卡之类的东西,“钥匙”是你自己的习惯,没有什么能比这更安全和更方便的了。利用习惯性动作进行验证逐渐成为一种公认的、更安全的身份认证技术,截至到目前为止,市场上还未出现以习惯性动作作为身份验证的系统,因此基于此开发出一款立足于习惯性动作的智能安全识别系统也就成为一种可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基于声波的动态身份识别认证方法,具有“随身携带”、不会丢失、不会忘记等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声波的动态身份识别认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注册:
1.1)用户根据提示在特定时间内做出特定的动作(脚步);
1.2)通过超声波对用户与传感器间距离进行测量;
1.3)依据香农采样定理对所得距离信息进行处理;
1.4)对处理后合法用户信息进行存储,并生成特征库;
步骤2),验证:
2.1)用户根据提示在特定时间内做出特定的动作(脚步);
2.2)通过超声波对用户与传感器间距离进行测量;
2.3)依据香农采样定理对所得距离信息进行处理;
2.4)通过比对得出是否与合法用户数据匹配结论。
所述的步骤2.4)匹配验证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启动验证过程;
2)产生随机数;
3)依据随机数对验证用户特征进行采样;
4)通过聚类算法及KNN算法与特征库中信息进行匹配;
5)对结果进行判断,并依据结果发出相应信息。
所述的聚类算法为一种基于PSO的聚类算法,包括以下步骤:
1)相似度定义:
LD值定义为如下形式:
Dij=pij-pipj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京学院,未经西京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37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字签名验证方法、介质及设备
- 下一篇:基于多元身份的证书签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