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纳米MV-MOF的荧光增强型试纸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43433.5 | 申请日: | 201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36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邓鹤翔;汪洋;刘琦;张勤;彭博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42222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彭劲松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试纸 生物标记物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主客体相互作用 荧光增强型 检测 纳米分子 钳状 制备 巯基氨基酸 化学环境 健康检测 金属离子 配位结合 试纸制备 重复利用 层析纸 检出限 可循环 悬浊液 孔道 位点 调控 应用 | ||
1.一种纳米分子钳状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与金属离子的配位结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纳米分子钳状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浸入到金属离子溶液中24-36h,用去离子水洗涤,得到纳米分子钳状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与金属离子的配位结合材料;
所述的纳米分子钳状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将ZrCl4、TBPA、MTBC和调控配体加到溶剂中,在100-150℃下加热12-36h后冷却,离心得到的粉末状固体即为纳米分子钳状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离子包括Cu2+、Ag+;所述的金属离子溶液的浓度为1-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化步骤,所述的活化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洗涤后的材料浸入无水N,N-二甲基乙酰胺中交换3-5天,每天换液3-5次;再浸入到丙酮中,交换3-5天,每天换液3-5次;然后将材料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
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材料放在超临界二氧化碳干燥仪样品室中,在样品室中加入液态二氧化碳并保持0.5-1.5h后放出二氧化碳,加入新的液态二氧化碳,重复此操作3-5次;将充满二氧化碳的样品室加热到35-40℃,并保持此状态0.5-1.5h后将二氧化碳释放出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控配体包括异烟酸、苯甲酸、甲酸、三氟乙酸、对硝基苯甲酸、对氯苯甲酸,所述的溶剂为N,N-二乙基甲酰胺;ZrCl4、TBPA、MTBC和调控配体的摩尔比为1:0.5:0.25: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分子钳状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包括活化步骤,所述的活化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离心得到的纳米分子钳状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浸入无水N,N-二甲基乙酰胺中,于80-120℃下交换3-5天,每天换液3-5次;再浸入到丙酮中,于80-120℃下交换3-5天,每天换液3-5次;然后将材料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
6.一种基于纳米分子钳状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用于生物标记物检测的荧光增强型试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试纸为均匀涂有通过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纳米分子钳状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与金属离子的配位结合材料的层析纸。
7.权利要求6所述的试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通过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纳米分子钳状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与金属离子的配位结合材料配制成浓度为10-15mM的悬浊液,将悬浊液均匀涂在层析纸上,干燥后得到试纸。
8.权利要求6所述的试纸在生物标记物检测中的应用。
9.权利要求6所述的试纸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试纸先后浸入到去离子水、丙酮中,干燥后即可重新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343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