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计算机身份识别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342986.9 | 申请日: | 2018-04-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7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 发明(设计)人: | 杨大泷;陈婧娴;孙龙;陈奋增;缪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21/32 | 分类号: | G06F21/32;G06F21/62 |
| 代理公司: | 西安尚睿致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2 | 代理人: | 何凯英 |
| 地址: | 710126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登录 计算机身份 计算机 识别系统 数据库 模式选择模块 计算机安全 计算机登录 多重匹配 人脸图像 头像信息 相关信息 注册模块 二维码 授权码 有效地 解密 获知 手机 匹配 指纹 验证 证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机身份识别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注册模块、识别模式选择模块、本人登录子系统、他人登录子系统和数据库。本发明通过设置本人登录模式和他人登录模式两种计算机登录模式,可以在提高计算机安全性能的同时允许他人暂时进入计算机进行特定操作,有效地解决了当本人不在计算机前但急需获知计算机内部的某些信息时,他人可以进入计算机帮忙获取相关信息;即在本人登录模式下,通过多重匹配验证,同时需要对人脸图像、声音和指纹解密后才可以匹配,提高安全性;在他人登录模式下,首先将操作者的头像信息和手机MAC地址存入数据库,以作为后期查看的证据,其次通过二维码和授权码完成他人登录计算机身份识别,提高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身份识别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计算机身份识别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安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机场、银行、监狱、各政府部门、军事机构、企业等计算机信息系统领域,作为安全防范的措施之一,是对使用者的身份进行验证,通常的方法是在每台计算机上设置和输入各种形式的密码,或通过磁卡、指纹等其它手段,以确认使用者的身份和其在工作期间内的责任,防止非法身份的使用者使用本机或通过本机进入计算机系统。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计算机身份识别系统通常是通过各种形式的识别方式对本人身份进行验证,提高计算机安全性,即为了提高计算机的安全性能,只有本人可以通过复杂的识别方式进行身份识别且能识别成功,他人则无法进行身份识别。但是,当本人不在计算机前但急需获知计算机内部的某些信息时,则需要在计算机附近的他人帮忙获取,这时就需要他人也可以通过身份识别进入计算机,然而,目前并没有既可以提高计算机安全性能还可以允许他人进入计算机的技术存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身份识别系统及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身份识别系统,包括:注册模块、识别模式选择模块、本人登录子系统、他人登录子系统和数据库,且所述注册模块、所述本人登录子系统和所述他人登录子系统均与所述数据库连接;
注册模块包括:基本信息注册单元、人脸图像数据注册单元、声音数据注册单元和指纹数据注册单元;
所述基本信息注册单元,用于在用户注册时,填写用户的基本信息;
所述人脸图像数据注册单元,用于在用户注册时,拍照获取用户不同角度的脸部图像,按照区域分块后分别进行特征提取并对图像特征数据包进行加密处理;
所述声音数据注册单元,用于在用户注册时,获取用户的声音特征信息并对声音特征数据包进行加密处理;
所述指纹数据注册单元,用于在用户注册时,获取用户的指纹特征信息并对指纹特征数据包进行加密处理;
所述识别模式选择模块,用于在计算机开机后的图形界面上选择本人登录模式或他人登录模式;
所述本人登录子系统包括:采集模块、特征提取模块和匹配识别模块;
所述采集模块包括:人脸图像数据采集单元、声音数据采集单元和指纹数据采集单元;
所述特征提取模块包括:人脸图像特征提取单元、声音特征提取单元和指纹特征提取单元;
所述匹配识别模块包括:随机问题匹配单元、动态密码匹配单元、人脸图像匹配单元、声音匹配单元、指纹匹配单元和识别单元;
所述随机问题匹配单元,用于在问题回答界面回复根据注册时填写的基本信息提出的随机问题,如果回答正确则匹配成功,否则失败;
所述动态密码匹配单元,用于在动态密码输入界面填写根据注册时填写的基本信息中手机号对应的手机收到的动态密码,如果输入正确则匹配成功,否则失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29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