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初期支护的施工方法及支护模具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342504.X | 申请日: | 2018-04-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6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 发明(设计)人: | 蓝传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传雯 |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凯 | 
| 地址: | 643100 四川省自贡***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支护 模具 模腔 隧道开挖面 隧道初期支护 速凝剂 混凝土 混凝土层 模具移动 填入 移动 施工 成型隧道 初期支护 后期处理 运动轨迹 可移动 平整度 初凝 工位 光滑 回弹 美观 隧道 配合 | ||
1.一种隧道初期支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隧道初期支护的施工中采用可移动的支护模具,所述支护模具与隧道开挖面形成模腔,向模腔内填入添加有速凝剂的混凝土,待模腔底部混凝土初凝后,所述支护模具逐步向下一工位移动,所述支护模具移动时,持续向支护模具移动过程中与隧道开挖面新形成的模腔内填入添加有速凝剂的混凝土,最终形成整个隧道初支混凝土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初期支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模具与隧道开挖面形成的模腔上设有混凝土喷射口,所述混凝土采用喷射的方式填入模腔内,所述混凝土在喷射的同时所述支护模具逐步向下一工位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初期支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初期支护采用隧道左右两半幅依次由下往上的施工方式,或者所述隧道初期支护采用隧道左右两半幅同时由下往上的施工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初期支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左右两半幅施工形成的隧道初期支护混凝土层在隧道顶部位置进行搭接,在搭接处填实后用模板支护、刮平,完成整个隧道轮廓的支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隧道初期支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模具的底部初始状态下与隧道底部接触,其侧部与钢拱架紧贴。
6.一种隧道初期支护的支护模具,包括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以隧道开挖面轮廓为运动轨迹移动,通过移动的支护模具与隧道开挖面共同配合形成用于成型隧道初期支护混凝土层的模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隧道初期支护的支护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模具的侧部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已成型支护层、支护模具和隧道开挖面共同围成模腔。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隧道初期支护的支护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的外表面为弧面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隧道初期支护的支护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模具与隧道开挖面之间还设有钢筋网片和钢拱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隧道初期支护的支护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模具上设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能够保证支护模具与钢拱架紧密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传雯,未经蓝传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250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隧道注浆帷幕施工方法
 - 下一篇:用于中顶板施工的模板台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