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转焚烧炉及旋转焚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41680.1 | 申请日: | 201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41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胡国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仁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0 | 分类号: | F23G7/00;F23G5/44;F23J15/02 |
代理公司: | 31127 上海三方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吴玮;李美立<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松江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作空间 焚烧 旋转焚烧炉 进气口 出气口 环向 进风 内壁 同侧 外壁 应用范围广 高温尾气 可燃物料 污泥焚烧 污泥干化 闭合 出料口 焚烧段 进料口 颗粒化 预热 飞灰 干化 链斗 污泥 加热 粉尘 冷却 链条 节能 | ||
本发明涉及污泥干化及焚烧的装置和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旋转焚烧炉及旋转焚烧方法,旋转焚烧炉包括一内壁和一外壁,内壁和外壁之间构成一环向的工作空间,所述的工作空间内设有环向闭合的进泥链条,所述的工作空间顶端两侧分别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的工作空间上部与进气口同侧设有出料口,所述的工作空间上部与出气口同侧设有进料口,所述的工作空间底部为主焚烧段。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不产生或少产生飞灰和粉尘;利用焚烧后高温尾气对进泥进行干化,利用进风对焚烧后污泥和链斗进行冷却,同时对进风加热,充分利用预热,达到高度节能的效果;应用范围广,不仅可以用于污泥焚烧,也可以用作其他颗粒化的可燃物料焚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干化及焚烧的装置和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旋转焚烧炉及旋转焚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城市处理厂的负荷日趋增大。而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产物,城市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可作农肥使用,但是又含有大量细菌、寄生虫卵以及从生产污水中带来的重金属离子等有害成分,需做污泥减量、稳定、无害化处理,处理的主要方法是如浓缩、脱水等干化处理、如消化等稳定处理,这也是污水处理中的重要问题。但由于设计思想的局限,依然存在处理后污泥含水率过高、耗能巨大、运行成本高等问题。目前污泥处理处置是污水处理的难点和热点。主要采用土地利用、填埋、干化后焚烧或建材利用。随着环保要求的日趋严厉,土地利用和填埋的方向基本走不通了。水泥窑和电厂协同焚烧也由于运输和尾气等原因也不能成为主流方向。污泥的焚烧逐渐成为类似于垃圾焚烧的主流最终处置工艺技术。不过目前的焚烧均有较大的飞灰产生,飞灰中往往有重金属,很可能烧了污泥后又带来了飞灰等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旋转焚烧炉及旋转焚烧方法,不产生或少产生飞灰和粉尘,节能且环保。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旋转焚烧炉,所述的旋转焚烧炉的进料口处设有进料装置,所述的旋转焚烧炉的出料口处设有出料装置,所述的旋转焚烧炉包括一内壁和一外壁,所述的内壁和外壁之间构成一环向的工作空间,所述的工作空间内设有环向闭合的进泥链条,所述的进料装置用于将进料输送至所述的进泥链条上,所述的出料装置用于将焚烧后的进料从进泥链条输出至旋转焚烧炉外,所述的工作空间顶端两侧分别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的工作空间上部与进气口同侧设有出料口,所述的工作空间上部与出气口同侧设有进料口,所述的工作空间底部为主焚烧段,在所述的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设有密封结构,所述的密封结构用于隔断气流以防止进气直接与进料相接触并使得进气能流经主焚烧段后再流向出气口。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进泥链条包括顶部和底部的两条水平段,以及连接两条水平段以实现环向闭合的一条上升通道和一条下降通道。
所述的内壁和外壁的外侧分别设有保温层。
所述的主焚烧段前侧设有助燃装置。
所述的出料装置由振动落料装置和翻斗装置构成。
所述的密封结构由耐火隔断墙和耐火隔断墙底部的水密结构构成。
本发明还设计一种采用所述的旋转焚烧炉的焚烧方法,所述的进泥链条能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转动,并使得进料能先向主焚烧段运动在经过焚烧后再运动至出料口,进风通过所述的进气口进入旋转焚烧炉内,所述的进风首先与焚烧后的进料相接触,进风与焚烧后的进料进行换热以实现对进风的预热并同时对焚烧后的进料进行冷却,预热后的进风通过主焚烧段,在高温环境下与进料进行燃烧反应后生成尾气,所述的尾气继续向出风口移动,并同时与进入主焚烧段前的进料进行换热以实现对进料的预热以及对尾气的冷却。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
1 、不产生或少产生飞灰和粉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仁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仁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16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焚烧炉的环保过滤装置
- 下一篇:焚烧炉和焚烧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