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青光眼术后瘢痕化抑制及滤过泡维护工具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39810.8 | 申请日: | 2018-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09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石凡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凡军 |
主分类号: | A61F9/00 | 分类号: | A61F9/00;A61F9/0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三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青光眼 青光眼滤过手术 药物缓释囊 物理作用 滤过泡 瘢痕化 术后 滤过性手术 手术治疗 外壳结构 维护工具 注入药物 复发率 植入的 房水 缓释 滤过 耗尽 承载 补充 维护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青光眼滤过性手术中植入的工具,该工具能够承载并微量缓释各种抗术后瘢痕化的药物,并且可在药物耗尽后补充注入药物;同时该工具还可通过物理作用,自动促进和维护患者功能性滤过泡的形成。该工具主要由3部分组成:1、外壳;2、药物缓释囊袋;3、药物。本工具还有一简化版本为:“1、外壳”和“2、药物缓释囊袋”合二为一,外壳结构少量简化,大小、形状等各参数及安装和使用方法基本不变。该工具(或其简化版本)通过药物和物理作用等多种途径,使得青光眼滤过手术的房水滤过功能更“持久”,显著提高青光眼滤过手术的“长期”有效率,降低手术复发率。尤其适用于各种“难治型”青光眼的手术治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青光眼滤过性手术中植入的工具,该工具能够有效预防术后滤过通道的愈合,使得青光眼滤过手术的房水滤过功能更“持久”,显著提高青光眼滤过手术的成功率,降低手术复发率。
背景技术
青光眼滤过性手术是各种抗青光眼手术中最常用,也最经典的一种手术方式。其成功与否是以是否建立有效的永久性房水流出通道来评价的。其伤口的愈合,有独特的要求,即球结膜伤口愈合要完全,而结膜下组织要愈合不全,但巩膜瓣以及滤过内口则要完全不愈合,这样才能建立功能性滤过泡,保证房水永久流出。而滤过性手术本身,对机体是一种人为创伤,尤其是建立的滤过通道,更是眼球的直接创口,由于机体对创伤口有自愈能力,滤过通道一旦愈合,则宣告手术失败,或者说青光眼“复发”。这也就是从某种意义上讲青光眼无法“完全治愈”的原因之一。所以,保证结膜下组织愈合不全,且巩膜瓣以及滤过内口完全不愈合,以维持良好的“功能性滤过泡”,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尽管一直以来,国内外研究者不断尝试各种方法,来延缓滤过通道的愈合,也发明了多种相关工具,但尚未有任何一种工具,能够完美,并且永久解决滤过通道的愈合问题。至今,青光眼手术治疗的有效性和持久性仍是眼科学界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
目前常用的抗滤过通道愈合的方法及工具,主要有以下几种:
1.术中或术后使用抗瘢痕药物
简介——目前国内外得到公认且临床广泛采用的抗代谢药为丝裂霉素C(mitomycin-C,MMC)、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
使用方法——MMC,一般在术中使用比较多,大致使用方法为:浸泡有0.2 mg/mlMMC的棉片置于巩膜瓣下及结膜瓣下1~4 min,然后用200 ml生理盐水彻底冲洗;5-FU,在小梁切除术后应用较多,一般使用方法为:当术后早期发现非功能性滤过泡,即滤过通道面临愈合危险时,经结膜下注射5-FU,阻止滤过通道及滤过泡瘢痕化,随后用大量生理盐水彻底冲洗。
存在的问题——(1)一次性使用,药物不能缓释,短期内抗瘢痕化作用明显,但难以持久发挥作用,后期仍然有较高的滤过失败风险;(2)抗瘢痕药物在滤过手术中或术后直接使用,会导致药物外流,影响结膜伤口愈合,并产生一些毒副反应,如持续性低眼压和浅前房,角膜及结膜上皮缺损,伤口渗漏,滤过泡破裂及感染,脉络膜脱离,低眼压性黄斑病变等。因此,这类药物只用于有滤过手术失败危险因素的患者或难治性青光眼的联合应用,不作为青光眼滤过术中及术后的常规应用。
2.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移植
简介——选用新鲜羊膜或者生物羊膜,应用于小梁切除术中,利用羊膜使炎症细胞凋亡,抑制新生血管和纤维增殖的作用,并利用羊膜在巩膜瓣与巩膜床之间的机械屏障作用,阻止滤过内口的瘢痕愈合。
使用方法——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巩膜瓣制作好后,将新鲜羊膜,或者生物羊膜,置于巩膜瓣下,然后再完成后续的手术过程。
存在的问题——羊膜一般2周左右会溶解,短期内阻止滤过内口瘢痕愈合作用较显著,但长期效果难以维持。
3.青光眼房水引流装置(glaucoma drainage device,GDD)植入
简介——目前比较先进的青光眼房水引流装置有“Ahmed引流阀”及“巩膜钉”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凡军,未经石凡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398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