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遗址保护的注浆机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39731.7 | 申请日: | 2018-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83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唐晓武;俞悦;赵文芳;唐佳洁;柳江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15/04;E02D3/1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遗址 保护 注浆机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遗址保护的注浆机及施工方法。上活塞外接液压设备内接液压内胆,上球铰中空且上接注浆口,上球铰、上联动杆中空且与喷嘴相联通;将收缩状态的注浆机放入沉桩完毕的带孔管桩内孔中心位置,调节主管到设定位置,上活塞可以沿着主管相对移动;调节液压内胆呈负压状态,上活塞向下运动带动上、下联动杆扩张;喷嘴铰接于上、下联动杆之间也随之扩张,到达管桩侧壁刺破土工织物,在各注浆口进行压力注浆,注浆液通过上球铰、上联动杆及喷嘴注入周侧土中。本发明能防止遗址基坑侧壁发生崩塌及基坑底部出现滑裂面影响发掘现场安全,遗址发掘中可放置在开孔管桩内部通过管桩侧壁孔进行注浆加固遗址土,且能循环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用于遗址保护的装置和方法,尤其涉及了一种用于遗址保护的注浆机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东南沿海潮湿环境下土遗址的全周期保护一直是个亟待研究的棘手课题,遗址发掘中与发掘后由于难以防范雨季雨水侵袭,加之遗址发掘区基坑侧壁要求竖立便于观察土层,侧壁出现崩塌现象。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基于对未发掘遗址区域中文物的保护及加固遗址基坑周壁的考虑,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遗址保护的注浆机及施工方法,可重复使用,带孔管桩在发掘中起到支护围挡作用,注浆设备可以提高遗址土的物理化学性能从而达到加固效果。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一种用于遗址保护的注浆机:
注浆机包括主管、上活塞、下活塞、导柱和铰联组件,下活塞固定在主管顶端,上活塞布置在下活塞上方,在上活塞的中心开通孔,通孔连接液压设备,上活塞和下活塞之间连接液压内胆;液压内胆为可膨胀收缩结构,由于下活塞固定在主管上,通过液压内胆的膨胀和收缩带动上活塞沿导柱上下升降移动,进而带动铰联组件弯折运动;
上活塞和下活塞之间设置有多根导柱和多个铰联组件,导柱和铰联组件的数量相同,铰联组件装于导柱上;铰联组件包括上球铰、下球铰、上联动管、下联动管和中球铰,上联动管顶端经上球铰与上活塞边缘铰接,上联动管底端经中球铰与下联动管形成铰接,下联动管经下球铰与下活塞边缘铰接;上球铰、上联动管和中球铰均为中空结构且相通,上球铰设有注浆口,中球铰设有喷嘴,浆料经注浆口进入上球铰内部,再经上联动管后进入中球铰内部,最后从喷嘴喷出。
用于遗址保护的带孔管桩的尺寸较小,一般径向尺寸为400-600mm,普通的注浆机较大,无法适用于遗址保护中的带孔管桩。而采用本发明的注浆机结构的径向尺寸能达到400mm以内,能够适用于遗址保护中的带孔管桩。
所述的注浆机置于用于遗址保护的带孔管桩中。
所述的带孔管桩为开有桩侧壁孔的管桩,并且在管桩外套装有土工织物。
多根导柱和多个铰联组件均沿周向均布布置在上活塞和下活塞之间。
多根所述导柱底端固定到主管顶端上,并位于上活塞和下活塞的外围。
所述导柱上开有竖直的条形槽,上球铰与条形槽相嵌连接,使得上球铰沿条形槽移动。
所述的喷嘴铰接于上、下联动管之间,相邻带孔管桩分别与阴阳电极相连,采用电渗法进行注浆。
本发明注浆材料为硅酸盐、丙烯酸、有机硅等已经验证在土遗址保护中常用的凝胶材料。
二、一种用于遗址保护的注浆施工方法,采用如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将收缩状态的所述注浆机放入沉桩完毕的带孔管桩内孔中心位置,升降移动调节主管到最底部正对带孔管桩最底部的桩侧壁孔以进行注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397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