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冰箱加热管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39255.9 | 申请日: | 2018-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9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朱家亮;李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安泽电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21/08 | 分类号: | F25D21/08;F25D2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段晓微 |
地址: | 242300 安徽省宣***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弯机构 遇水膨胀止水条 加热管 第一密封体 新型冰箱 密封体 不锈钢管 包覆 不锈钢管端部 漏电 跳闸 使用寿命 引出棒 受潮 外部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冰箱加热管,第一多级折弯机构与不锈钢管端部固定连接,第二密封体包覆在第一多级折弯机构外部,同时第二密封体和第一多级折弯机构之间设有第一遇水膨胀止水条,在引出棒中部设有第二多级折弯机构,第一密封体包覆在第二多级折弯机构外部,同时第一密封体和第二多级折弯机构之间设有第二遇水膨胀止水条;本发明中提出的新型冰箱加热管,通过第一密封体、第二遇水膨胀止水条和第二多级折弯机构的配合,以及第二密封体、第一遇水膨胀止水条和第一多级折弯机构的配合,达到阻止外界水分进入不锈钢管内部的目的,防止不锈钢管由于受潮而发生漏电、跳闸等现象,也延长了加热管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冰箱加热管。
背景技术
商用电冰箱或冷库的蒸发器在制冷工作时,蒸发器表面会凝结一层冰霜,霜厚了就影响到蒸发吸热,这就需要化霜,对于制冷量大的商用电冰箱或冷库的蒸发器大多用加热管来化霜。
由于蒸发器的使用环境比较恶劣,空气中水分含量较大,属于湿冷空气,一般的电加热管引出线部位容易受潮,电加热管引出线部位一旦受潮,绝缘性能就会降低,这样就会影响化霜用电加热管的使用寿命,或因化霜用电加热管绝缘降低导致漏电、跳闸等现象,导致冰箱不能正常工作,从而影响冰箱的使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冰箱加热管。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型冰箱加热管,包括不锈钢管、加热丝、引出棒、引出导线、第一多级折弯机构;
加热丝布置在不锈钢管内,加热丝与不锈钢管内壁之间填充有氧化镁粉,加热丝两端分别与引出棒连接,引出棒与不锈钢管内壁之间填充有硅橡胶形成第一密封体,引出棒远离加热丝一端与引出导线连接,引出导线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
第一多级折弯机构为回转体结构,第一多级折弯机构位于不锈钢管端部且与不锈钢管端部同轴设置,第一多级折弯机构包括多个顺序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位于第一端的第一连接部与不锈钢管端部固定连接,多个第一连接部迂回布置,任意第一连接部表面固定有第一遇水膨胀止水条,多个第一连接部外部包覆有硅橡胶形成第二密封体,第二密封体还与不锈钢管外壁密封连接;
还包括由硅橡胶形成的第三密封体,第三密封体与第一密封体和第二密封体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第二多级折弯机构,第二多级折弯结构为回转体机构,第二多级折弯机构位于引出棒中部且与引出棒同轴设置,第二多级折弯机构包括多个顺序连接的第二连接部,位于第一端的第二连接部与引出棒中部固定连接,多个第二连接部迂回布置,第一密封体包覆在多个第二连接部外部,任意第二连接部与第二密封体之间设有第二遇水膨胀止水条。
优选地,多个第一遇水膨胀止水条呈环状分别固定在多个第一连接部表面,多个第一遇水膨胀止水条与不锈钢管同轴设置。
优选地,多个第二遇水膨胀止水条呈环状固定在多个第二连接部表面,多个第二遇水膨胀止水条与引出棒同轴设置。
优选地,第一多级折弯机构与不锈钢管一体成型。
优选地,第二多级折弯机构与引出棒一体成型。
优选地,加热丝与引出棒之间还设有只过电不发热的假丝,假丝两端分别与加热丝和引出棒连接。
本发明中,所提出的新型冰箱加热管,不锈钢管端部的第一多级折弯机构、第二密封体和第三密封体将加热管外部空间与不锈钢管内部隔开,防止水分进入不锈钢管内部,同时在第二密封体和第一多级折弯机构之间设有第一遇水膨胀止水条,当水分渗入第二密封体和第一多级折弯机构之间的缝隙,遇到第一遇水膨胀止水条后,第一遇水膨胀止水条发生膨胀体积变大,从而将第二密封体和第一多级折弯机构之间的缝隙堵住,阻止水分继续向内渗入,从而起到防水作用,防止不锈钢管由于受潮而发生漏电、跳闸等现象,也延长了加热管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安泽电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安泽电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392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