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光顶操作平台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38929.3 | 申请日: | 2018-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6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渭湘;陈培培;李运闯;纵照宇;田川;苏微;刘耀军;杨延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浐灞生态区管理委员会 |
主分类号: | E04G3/30 | 分类号: | E04G3/30;E04G3/32;E04G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宋元松;周恺丰 |
地址: | 100161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丝绳 采光顶 钢丝网 操作平台 多层板 防火布 反梁 网格 移动操作架 施工 绑扎 铁丝 铺设 施工成本低 垂直交织 施工空间 施工周期 安全度 预留孔 纵横交错 搭设 楼层 绳卡 穿过 节约 | ||
1.一种采光顶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钢丝绳(3)铺设的网格,若干钢丝网(6),多层板(7),防火布(8)及移动操作架(11);所述钢丝绳(3)穿过采光顶下方的结构反梁(1)上的预留孔,其在结构反梁(1)的外侧由绳卡(4)固定,钢丝绳(3)纵横交错垂直交织,在结构反梁(1)的内侧形成钢丝绳网格;所述钢丝网(6)铺设在钢丝绳网格上方,其由铁丝与钢丝绳(3)绑扎固定;所述多层板(7)设置在钢丝网(6)的上方,其由铁丝与钢丝网(6)绑扎固定;所述防火布(8)设置在多层板(7)的上方,移动操作架(11)设置在防火布(8)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采光顶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3)网格间距不大于500mm×500mm,钢丝绳(3)的直径不小于16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采光顶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反梁(1)上预埋PVC管(9),PVC管(9)的内径与所述钢丝绳(3)的直径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采光顶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3)由若干绳卡(4)固定,钢丝绳(3)与结构反梁(1)外侧的相邻处设置有钢垫片(5),临近结构反梁(1)的一对绳卡(4)之间设置有钢丝绳安全环(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采光顶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网(6)的网格间距不大于60mm,钢丝网(6)的网线直径不小于3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采光顶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板(7)的厚度不小于1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采光顶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操作架(11)的高度方向上可调,其由安全绳(10)固定在采光顶下的竖向钢龙骨(12)上。
8.一种采光顶操作平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采光顶下方的结构反梁(1)上设置钢丝绳预留孔,将PVC管预埋在结构反梁(1)内;
S2,将钢丝绳(3)穿过PVC管(9),其纵横交错垂直交织,在结构反梁(1)的内侧形成钢丝绳网格;
S3,将钢丝绳(3)使用紧线器张拉,并在结构反梁(1)的外侧使用绳卡(4)固定;
S4,在钢丝绳网格的上方依次铺设钢丝网(6)、多层板(7)及防火布(8)并固定,形成采光顶操作平台;
S5,将移动操作架(11)吊装在步骤S4形成的采光顶操作平台上并使用安全绳(10)固定,进行采光顶的施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采光顶操作平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待结构反梁(1)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70%以上时,作业人员可张拉钢丝绳(3),张拉顺序为由中间向两侧依次拉伸;张拉的预应力为20kN。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采光顶操作平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若结构反梁(1)为椭圆形,钢丝绳张拉的顺序为先张拉短轴方向,再张拉长轴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浐灞生态区管理委员会,未经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浐灞生态区管理委员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3892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