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搜救无人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338666.6 | 申请日: | 2018-04-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287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 发明(设计)人: | 钱文娟;孙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市兆林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4D1/10 | 分类号: | B64D1/10;B64D1/12;B64D9/00;B64C27/08 |
| 代理公司: |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孔令环 |
| 地址: | 244002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搜救 无人机 | ||
1.一种搜救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箱(1)、控制机构(2)、飞行机构(3)、固定螺母(4)、连接杆(5)、储料机构(6)、控料机构(7)、下料机构(8)、下料口(9)和动力机构(9a);所述飞行机构(3)的表面安装用于控制整体结构飞行的所述控制机构(2),所述飞行机构(3)的底部固定连接截面呈“八”字形的用于支撑所述飞行机构(3)的所述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的底部通过所述固定螺母(4)固定连接用于灾救工作的所述工作箱(1),所述工作箱(1)的顶部固定连接用于大量存储灾救物资的所述储料机构(6),位于所述储料机构(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用于控制灾救物资下放的所述控料机构(7),所述控料机构(7)贯穿所述工作箱(1)的内部,所述工作箱(1)的内部设有用于控制下放灾救物资的下料机构(8),所述下料机构(8)与所述控料机构(7)固定连接,所述工作箱(1)的表面与所述控料机构(7)转动连接;所述工作箱(1)与所述下料机构(8)之间安装有所述动力机构(9a),其所述动力机构(9a)用于为所述下料机构(8)提供动能,所述工作箱(1)的底部与所述控料机构(7)的侧面对应开设所述下料口(9);
所述飞行机构(3)包括GPS定位器(31)、机翼(32)、机体(33)和摄像头(34),四个所述连接杆(5)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机体(33),所述机体(33)的表面安装所述GPS定位器(31),所述机体(33)的侧面与侧壁四角处安装用于使所述机体(33)保持飞行平衡的所述机翼(32),所述机体(33)的底部安装用于监控灾区的所述摄像头(34);
所述控制机构(2)包括工控机(21)、电源线(22)、第一电动推杆(23)和安装板(24),所述机体(33)的顶面安装所述工控机(21),所述工控机(21)的表面电性连接所述电源线(22),所述工作箱(1)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24),所述安装板(24)的表面安装所述第一电动推杆(23),所述第一电动推杆(23)贯穿所述工作箱(1)的内部,所述工控机(21)与所述第一电动推杆(23)通过所述电源线(22)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搜救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机构(6)包括加料口(61)和储物盒(63),所述工作箱(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储物盒(63),所述储物盒(63)的顶部开设表面呈长方形结构的所述加料口(61),且所述储物盒(63)的长度小于所述工作箱(1)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搜救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料机构(7)包括缓存箱(71)、挡板(72)、压簧(73)、连接柱(74)、密封板(75)和出料口(76),所述储物盒(6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缓存箱(71),所述缓存箱(71)的内部安装所述压簧(73),且所述缓存箱(71)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挡板(72),所述挡板(72)的底面与所述压簧(7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挡板(72)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板(75),所述缓存箱(71)的侧壁开设所述出料口(76),所述密封板(75)与所述出料口(76)抵触,所述密封板(75)的高度大于所述出料口(76)的宽度,位于所述缓存箱(71)的外侧壁的所述挡板(72)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7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搜救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机构(8)包括料斗(81)、固定框(82)、转动板(83)和转轴(84),所述连接柱(74)的底部固定连接位于所述工作箱(1)的内部的所述固定框(82),所述固定框(82)的内部通过所述转轴(84)转动连接所述料斗(81),所述料斗(81)的底部与所述工作箱(1)的表面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框(82)的侧面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板(83),所述转动板(83)的另一端与所述工作箱(1)的侧面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框(82)的表面呈“U”形结构,所述料斗(81)的表面呈“U”形结构,且所述固定框(82)的最小内径等于所述料斗(81)的最大直径,所述料斗(81)的侧壁与所述下料口(9)位于同一条直线,所述固定框(82)的表面与所述第一电动推杆(23)抵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市兆林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铜陵市兆林工贸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3866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救援物资运送方法
- 下一篇:一种物流运输用智能无人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