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系统的控制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338498.0 | 申请日: | 2018-04-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43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 发明(设计)人: | 梁云;王瑶;郭经红;曾鹏飞;黄莉;黄凤;郭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博洋 |
| 地址: | 10220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设备 传感数据 电力系统 处理器 数据采集器 控制系统 发生故障 报警信息生成 采集电力系统 数据发送路径 报警信息 监测效率 实时采集 实时监测 影响机组 上传 判定 采集 发现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力系统的控制系统,该电力系统的控制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器和处理器,数据采集器采集电力系统中各电力设备的传感数据,并将传感数据上传至处理器,实现了传感数据的实时采集、对电力设备的实时监测,提高了电力设备的监测效率,提高了电力设备传感数据的采集效率,处理器根据传感数据确定数据采集器对应的电力设备是否发生故障,当判定电力设备发生故障时,处理器生成第一报警信息,并根据该第一报警信息生成数据发送路径信息,实现了故障的及时发现和处理,避免了影响机组运行和给电力系统造成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力系统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的开关设备的运行受温度影响较大,尤其在冬季的超低温状况下,容易导致开关设备无法正常运行。为了减小超低温环境对开关设备的影响,每个开关柜都配备有加热系统,但是,加热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也经常出现问题,因此在寒冬时期,经常需要电力维护人员定期检查开关柜加热系统是否正常。
这种检查方案的效率极低;并且由于变电站分布地理位置宽广,有的甚至在极为偏僻的大山之中,对维护人员检测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而且定期检测并不能保证两次检测区间不会发生故障,由此便无法真正的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一旦出现故障,如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故障,势必影响整个机组运行,给电力系统造成巨大的损失。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力系统的控制系统,用以解决人工定期巡检所带来的无法及时发现故障处理故障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力系统的控制系统,该电力系统的控制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器和处理器;数据采集器采集电力系统中各电力设备的传感数据,并将传感数据上传至处理器;处理器根据传感数据确定数据采集器对应的电力设备是否发生故障;当判定电力设备发生故障时,处理器生成第一报警信息,并根据第一报警信息生成数据发送路径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一实施方式中,上述数据采集器将采集的各电力设备的传感数据的传感数值以及数据采集器的第一位置信息上传至处理器。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二实施方式中,上述处理器包括:判断模块及报警模块,其中,判断模块用于判断上述传感数值是否超过第一预设阈值;当传感数值超过第一预设阈值时,判断模块判定数据采集器对应的电力设备发生故障,并将传感数值与第一预设阈值的差值信息发送至报警模块;报警模块根据该差值信息及上述数据采集器的第一位置信息生成上述第一报警信息,并将该第一报警信息发送至上述判断模块。
结合第一方面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三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力系统的控制系统还包括:地面站;判断模块根据上述第一报警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卫星协助发送数据;当判断模块判定需要卫星协助发送数据时,生成数据发送指令,并将该数据发送指令发送至地面站;地面站根据该数据发送指令调用卫星进行数据发送。
结合第一方面第三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第四实施方式中,判断模块根据上述第一报警信息得到电力设备发生故障的严重程度信息及电力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根据该严重程度信息及第二位置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卫星协助发送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五实施方式中,判断模块还用于判断接收到的预设次数的传感数据是否相同,当预设次数的传感数据均相同时,判断模块判定传感数据对应的数据采集器存在故障,将存在故障的数据采集器的第一位置信息发送至报警模块;报警模块根据存在故障的数据采集器的第一位置信息生成第二报警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六实施方式中,上述数据采集器包括以下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温度传感器、压强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
本发明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384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境联动的实时监控系统
- 下一篇:配电网智能控制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