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芯及使用该电池芯的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37741.7 | 申请日: | 2018-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8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曼;李彦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中航锂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10/058;H01M2/26;H01M10/617;H01M10/6553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伟华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接片 正极 负极 导流 锂离子电池芯 锂电池芯 电池芯 负极耳 正极耳 电池 锂离子电池 电池领域 电池性能 温度分布 温度均匀 性能降低 锂电池 温差 运转 | ||
本发明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芯及使用该电池芯的电池。锂离子电池包括锂电池芯,所述锂电池芯包括正极耳和负极耳,所述正极耳上连接有正极转接片,所述负极耳上连接有负极转接片,所述正极转接片的导流截面面积大于负极转接片导流截面面积。本发明通过改变正极转接片和负极转接片的导流截面面积,使得正极和负极在运转时的温差大大缩减,实现了锂电池内的温度均匀分布,避免了电池性能由于温度分布不均造成的性能降低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芯及使用该电池芯的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结构简单、重量轻、能量密度高,同时具有较好的功率性能、循环性能等特点,随着国家对新能源行业的愈加重视,锂电池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但是由于现有技术中锂离子电池的正极集流体以及正极转接片的材质为铝,负极集流体以及正极转接片的材质为铜,锂离子电池在使用时正极耳处化学反应较负极耳更加活跃集中,加上铝的导电导热性又比铜差,因此极易造成正极耳的温度较负极耳高、正极柱温度较负极柱高,进而导致电池内部温度不均匀,影响电池性能。
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对锂电池的改进大都是采用快速散热的方式,通过在锂电池外侧壳体上设置散热孔、散热片或在锂电池的内部增加吸热层来达到将锂电池产生的热量快速驱散的目的,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4991875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防爆装置的锂电池,该电池包括壳体、电池芯工作组,电池芯工作组设于壳体内,电池芯工作组与壳体之间设有吸热层,上述锂电池通过吸热层降低了锂电池内部的温度。
上述专利文献中对锂电池的改进大都是基于锂电池产生热量之后、采用快速散热的方式,并没有从锂电池的产热机理上对锂电池进行改进,并且正极柱与负极柱之间温差大的问题依然存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锂电池在使用时正极耳与负极耳之间存在温差大,进而导致电池内部温度不均,影响电池性能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应用于上述锂离子电池内的锂离子电池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锂离子电池芯包括正极耳和负极耳,所述正极耳上连接有正极转接片,所述负极耳上连接有负极转接片,所述正极转接片的导流截面面积大于负极转接片导流截面面积。
基于上述锂离子电池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正极耳的导流截面面积大于负极耳的导流截面面积。
对上述锂离子电池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正极转接片上连接有正极柱,所述负极转接片上连接有负极柱。
优化的,所述正极转接片的导流截面面积是所述负极转接片的导流截面面积的1.3~2.5倍。
优化的,所述正极耳的导流截面面积是所述负极耳的导流截面面积的1.3~2倍。
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锂离子电池包括锂离子电池芯,所述锂离子电池芯包括正极耳和负极耳,所述正极耳上连接有正极转接片,所述负极耳上连接有负极转接片,所述正极转接片的导流截面面积大于负极转接片导流截面面积。
有益效果:本发明中的正极转接片的导流截面面积大于负极转接片导流截面面积,导流截面面积的不同使得正极转接片与负极转接片的导流能力不同,并且同种材质情况下,导流截面面积大的电阻小,电阻小的情况下,产生的电热也少。这样通过改变正极转接片和负极转接片的导流截面面积,使得正极和负极在运转时的温差大大缩减,实现了锂离子电池内的温度均匀分布,避免了电池性能由于温度分布不均造成的性能降低的情况。
对上述锂离子电池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正极耳的导流截面面积大于负极耳的导流截面面积。正极耳的导流截面面积大于负极耳的导流截面面积同样具有降低正极耳与负极耳温差的效果,使得锂离子电池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中航锂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中航锂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377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