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醒酒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337663.0 申请日: 2018-04-16
公开(公告)号: CN108308489A 公开(公告)日: 2018-07-24
发明(设计)人: 周文化;贾茗;周翔宇;张琳;罗非君 申请(专利权)人: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A23L2/38 分类号: A23L2/38;A23L2/52;A23L33/00;A23L33/105
代理公司: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5 代理人: 张慧;赵静华
地址: 410004 湖南***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固体饮料 醒酒 制备 酵素 五味子 乙醇脱氢酶活性 可溶性固形物 冷冻升华干燥 山楂提取物 生产成本低 发酵风味 分层现象 均匀液体 食用安全 淡黄色 混合料 激活率 葛花 主料 沉淀 成型 发酵 溶解
【说明书】:

一种醒酒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主料酵素发酵;(2)辅料葛花、五味子、山楂提取物制备;(3)合料,得最终混合料;(4)成型;(5)冷冻升华干燥;(6)包装。本发明之醒酒固体饮料,乙醇脱氢酶活性激活率在27%‑30%,在70℃以上热水中可迅速溶解分散为淡黄色均匀液体,静置后无沉淀、无分层现象;具有酵素特有发酵风味;可溶性固形物26‑30%;食用安全,生产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醒酒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解酒护肝的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饮酒人数及饮酒量呈上升趋势,酒精(乙醇) 中毒尤其是急性酒精中毒的人数也剧增。酒精进入人体后,大部分由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其余由胃吸收。而其在人体内的代谢90%~98%是通过在肝脏内氧化的方式进行,只有2%~10%是通过呼气、排尿和发汗等形式排出。而酒精在人体内氧化和排泄缓慢,因此,酒精代谢产物易在人体内积聚,如乙醛、自由基等,进而对人体胃肠道、肝脏、脑等器官造成伤害。酒醉原因在于,血液中乙醇浓度过高,致中枢神经系统传递障碍;解酒,则是解除酒精对人体的毒性作用,国内外依此机理开发系列产品,有德国酸菜解酒胶囊、俄罗斯RU21、新西兰莱福宝保肝丸、美国排毒养苷宝、日本万田酵素、日本SunnyHealth 解酒片等和海王金樽、“陪酒师”解酒茶、酒伴侣、中国台湾森活酵素等。西方国家已开发的解酒药多为合成药,而亚洲国家侧重于中草药的研究开发。其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寻找胃肠吸收抑制剂,抑制酒精在胃肠的吸收,加强乙醇在胃肠道的流过效应,以降低血中乙醇浓度;此种方法一定程度上会遗留部分物质至胃部,对身体健康有潜在的影响;二是寻找代谢增强剂,增强肝脏内酒精代谢酶的活性,加速酒精及其代谢产物的消除速率,减轻对人体的损害,其关键在于激活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在激活的乙醇脱氢酶作用下, 加快乙醇代谢成乙醛, 生成的乙醛又在激活的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 在肝脏内快速的脱氢直接生成乙酸, 最后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 这样增强乙醇及其代谢产物的排出, 起到醒酒防醉的效果。但此种方法具有加速血液粘度增加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醒酒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所得醒酒固体饮料,饮用后,功效平和,能高效率激活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醒酒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主料酵素发酵:选取鲜果柚子、番茄、葡萄、木瓜,经去皮、去籽预处理后,用清水洗涤,用80-100℃(优选90℃)的水热烫1-2min(优选1.5min),冷却沥干后破碎,得到混合果浆,将混合果浆磨浆,至果肉粒径≤1.2mm,再加入相当于混合果浆重量10-20%(优选15%)的糖(优选红糖),搅拌均匀使其溶解,得含糖果浆;再加入相当于含糖果浆重量0.5-1.0%(优选0.8%)的经活化的葡萄酒用高活性干酵母溶液,并于20℃-25℃(优选22℃)条件下静置发酵14d-21天(优选18天),再接种相当于含糖果浆重量5-8%(优选6%)的混合菌液,温度保持在35℃-42℃(优选37℃),发酵14d-21天(优选18天),之后转入常温条件存放180天后,即得主料酵素;可常温保存;

所述经活化的葡萄酒用高活性干酵母溶液的制备方法:将葡萄酒用高活性干酵母加入相当于其重量8-12倍的水,在30~32℃水浴锅中活化30 min以上,即得。所述葡萄酒用高活性干酵母优选安琪牌葡萄酒用高活性干酵母。

所述混合菌液为CECT5716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和M-16V短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reve)的混合菌液,CECT5716发酵乳杆菌和M-16V短双歧杆菌的质量比为1:1-3;混合菌液中菌种的浓度为108-1012个/克菌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未经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376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