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两级FFT的数字宽带高精度测频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337654.1 | 申请日: | 2018-04-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90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 发明(设计)人: | 余洋;李东洋;侯智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R23/06 | 分类号: | G01R23/06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郭彩红 |
| 地址: | 610036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零中频 测频 信号处理模块 过门限检测 抽取滤波 基带数据 数字宽带 原始信号 上位机 两级 数字下变频 频率结果 求模运算 硬件资源 原始数据 采样率 大点数 下变频 保存 变频 采样 两路 检测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两级FFT的数字宽带高精度测频方法及系统,对信号进行零中频AD采样或采样后下变频为零中频后发送给信号处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接收到原始信号后,将信号分为两路,一路作为原始数据进行保存;对另一路数据做FFT;将FFT之后的结果求模运算并进行过门限检测,检测出过门限的信号;以过门限检测到的信号为引导,对保存的原始信号进行数字下变频到的零中频位置;将变频之后的信号进行抽取滤波;将抽取滤波后的基带数据发送给上位机;上位机对基带数据做更大点数的FFT,得到更高精度的频率结果。在硬件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在较高的采样率下依然可以保持较高的测频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两级FFT的数字宽带高精度测频方法及系统,涉及电磁信号侦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磁信号频率检测系统是侦查接收机中的重要部分。从接收机原理上区分,测频方法主要分为模拟测频和数字测频。模拟测频主要通过对时域信号检波等方法测量频率,这种方式结构简单,但频率分辨率、测量精度及灵敏度都较差。数字测频方法主要有时频分析法(小波变换)、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及测相位法等方法。时频分析法虽然可以分析出脉冲信号的脉内细微特征,但是算法较为复杂,不利于工程中快速实现。一般的测相位法是指在一定的延迟时间内测量一组输入信号的相位值,然后通过这些相位值计算出信号的频率信息。相对于其他算法来说,测相位法算法简单,计算速度快,容易硬件实现。但是频率分辨率与信号的脉宽有关,而且在信噪比比较低的情况下误差比较大。
目前在工程中,使用频率最多、应用最广泛的还是离散傅里叶变换。首先对输入信号做离散傅里叶变换,得到信号频域信息,从而对信号频率进行估计;相对于测相位法来说,这种方法是一种比较精准的频率测量方法。随着快速傅里叶变换的发展,这种方法也是现在最常用的测频方法。并且在信号信噪比比较低的情况下,只要进行 FFT 变换的数据长度够长,就可以得到较高的频率估计精度。利用 FFT 方法得到的频率分辨率取决于参与FFT 变换的数据长度,数据越多,频率分辨率越高。但是数据多了,运算量加大,会影响运算速度,增加运算时间。在工程中,我们常常要求更宽的瞬时带宽,更小的频率分辨率,由于硬件限制,实际FFT长度不可能无限长,因此在瞬时带宽足够宽时并不能同时保证频率分辨率也足够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两级FFT的数字宽带高精度测频方法及系统,具有在有效的硬件资源下,可以在较高的采样率下保持较高的测频精度的特点。
根据跟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两级FFT的数字宽带高精度测频方法,包括,
信号采集(1),对信号进行零中频AD采样或采样后下变频为零中频后发送给信号处理模块;
频率粗测(2),信号处理模块接收到原始信号后,将信号分为两路,一路作为原始数据进行保存;对另一路数据做FFT;
信号引导(3),将FFT之后的结果求模运算并进行过门限检测,检测出过门限的信号;以过门限检测到的信号为引导,对保存的原始信号进行数字下变频到的零中频位置;将变频之后的信号进行抽取滤波;
频率精测(4),将抽取滤波后的基带数据发送给上位机;上位机对基带数据做比频率粗测(2)中更大点数的FFT,得到更高精度的频率结果。
所述信号处理模块采用FPGA。
根据跟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两级FFT的数字宽带高精度测频系统,包括,
信号采集模块,对信号进行零中频AD采样或采样后下变频为零中频后发送给信号处理模块;
信号处理模块,接收到原始信号后,将信号分为两路,一路作为原始数据进行保存;对另一路数据做FFT;
求模运算模块,将FFT之后的结果求模运算;
过门限检测模块,将求模运算后的信号进行过门限检测,检测出过门限的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376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