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芡实壳基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37533.7 | 申请日: | 2018-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4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孙立贤;陈沛荣;徐芬;王飞飞;印世璐;程日光;曹黎志;李晶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2/348 | 分类号: | C01B32/348;C01B32/318;H01G11/24;H01G11/32;H01G11/44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周雯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芡实壳 多孔碳材料 超级电容器 基碳材料 制备 制备方法和应用 资源综合利用率 高温碳化处理 碱性无机物 循环稳定性 锂离子电池 后处理 倍率性能 高温碳化 孔径分布 煅烧活化 活化 均一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芡实壳基多孔碳材料,由芡实壳经高温碳化处理后,采用碱性无机物煅烧活化制备而成,所得芡实壳基多孔碳材料的比表面积范围在1100~1400 m2 g‑1,孔径分布均一,分布在1.20~2.50 nm范围内。其制备方法为:1)芡实壳的高温碳化;2)芡实壳基碳材料的活化;3)芡实壳基碳材料的后处理。本发明选用芡实壳为碳源,提高芡实壳资源综合利用率,获得高附加价值的产品。具有良好的超级电容器性能且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在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孔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芡实壳基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高效储能装置,其具有功率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充放电效率高、免维护、节能环保等等一系列优点,迅速在电动汽车、电力、铁路、消费性电子产品等众多领域得到应用。目前,超级电容器采用的电极材料主要有三大类:碳基材料、金属氧化物和导电聚合物。碳基材料中的多孔碳材料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类电极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如比表面积大、孔隙结构可控、化学性质稳定、高导热、高电导率和原料丰富等特点。随着人们对绿色环保洁净工艺的追求,生物质原料以其天然绿色、来源广泛且具有独特的形貌及碳质结构等特征成为制备多孔碳基材料的研究对象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废弃生物质是制备多孔碳的理想原料之一,以废弃生物质为原料制备多孔碳,可有效减少生活垃圾和废弃物直接燃烧处理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同时获得高附加值的多孔碳产品,是一种变废为宝、固碳减排和生物质资源化的方法。广东省潮州市拥有规模化的芡实种植,特别是东凤镇,芡实为该镇主要的农作物为该镇带来了不少的经济效益。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芡实壳作为芡实收割后遗留的农业废弃物,若得不到有效的处理会成为农业废物堆积,对当地环境有着不小的负面影响,如何有效处理能也废弃物成为阻碍该镇环境改善的一大问题。本发明基于此问题,首次将芡实壳废弃物作为原材料,制备生物质基多孔碳材料,同时探索其在超级电容器上的应用。
芡实壳作为副产物就有大量的木质素和纤维素,在炭化的过程中这些结构不会被破坏,因此,以农业废弃物为原材料制备多孔碳材料是将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有效方法之一。而且,生物质碳材料利用其大比表面积的物理特性,可获得较好的双电层电容性能。Van等人讲稻壳作为原材料,通过NaOH活化制备出多孔活性炭材料,测得在电流密度为0.5 A g−1下,比电容达到144 F g-1[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Materials International2014, 24, 191-198]。该方法选用同样为农业废弃物的稻米壳作为碳源,制备方法简单。但是所制备多孔碳材料比容量,在1A g-1电流密度下比容量也仅为198 F g-1。因此,开发高比表面积多孔碳材料的同时对其孔径结构分布进行合理控制是提高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的关键技术。
基于上述考虑,选用芡实壳作为源料,制备生物质基多孔碳材料,利用其碳化后保留了其多孔的结构,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而且孔径分布和孔容一定范围内可调是理想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将芡实壳从一种农业废弃物加工为电极材料,可以有效缓解对农田和水域破坏的压力。因此,将芡实壳有效利用,减少农业废弃物的排放,做到可持续发展,这将给当地的环境和经济带来一定的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芡实壳基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实现孔径可调、高比表面积、提升超级电容器的性能的同时,提高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增加芡实壳的经济附加值、降低电极材料生产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利用芡实壳为碳源,采用碱性无机物KOH等为活化剂,利用化学活化法合成稳定的三维多孔碳材料。结合KOH活化剂,调节碳材料的孔径分布,提高碳材料的氮含量和导电性能,从而尽可能增大材料的比表面积,形成大面积的双电层,提高超级电容器的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375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