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垢管板式换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37301.1 | 申请日: | 2018-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21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林纬;吴礼彬;陈琦;袁蛟;汪威;徐建民;喻九阳;郑小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工程大学;武汉鑫丞智能制造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F28F19/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乐综胜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热管 管箱 板式换热器 流体出口 流体入口 电极丝 防垢管 换热器 除垢 管板 壳体 电源 体内 电源正极 负极连接 防垢 阻垢 连通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垢管板式换热器,包括壳体、传热管、管箱和电源,传热管套装于壳体内,传热管的两端与管箱连通,管箱的两端分别设有A流体入口和A流体出口,壳体上设有B流体入口和B流体出口,传热管的两端通过管板固定于壳体内,传热管通过两端的管板与电源正极连接,传热管内设有电极丝,电极丝的两端与电源的负极连接。实现换热器的除垢和防垢,通过阻垢和除垢两种作用,可以有效保护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垢管板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管板式换热器,使用两种流体在管层和壳层流动过程中,在传热管壁面上进行换热,传热管壁上因为热流变化,流体中的矿物质常常在管壁上结垢。形成的结垢不仅影响换热效率,而且堵塞管道影响流通,因结垢诱发的腐蚀还会损坏换热器,影响生产安全。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投入化学药剂进行阻垢和除垢,但这样做一定程度上会对设备造成腐蚀,同时排放时会带来环境污染。上述问题给换热器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麻烦,工业换热器往往使用几年后就必须更换传热管等部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防垢管板式换热器,实现换热器的除垢和防垢,通过阻垢和除垢两种作用,可以有效保护换热器。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垢管板式换热器,包括壳体、传热管、管箱和电源,传热管套装于壳体内,传热管的两端与管箱连通,管箱的两端分别设有A流体入口和A流体出口,壳体上设有B流体入口和B流体出口,传热管的两端通过管板固定于壳体内,传热管通过两端的管板与电源正极连接,传热管内设有电极丝,电极丝的两端与电源的负极连接。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电源为直流电源。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管箱包括左管箱和右管箱,左管箱和右管箱分别设置于壳体的两端,A流体入口设置于左管箱上,A流体出口设置于右管箱上。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壳体内设有交错分布的多个折流板。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电极丝的两端均设有接线板,电极丝通过接线板与电源的负极连接。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接线板为圆形网状的金属导体,除连接点位置外,接线板其他部位均涂有绝缘材料。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电极丝为金属弹性材料。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管板的端部突出于壳体外,管板处于壳体内的表面涂刷有绝缘防腐材料,管板突出壳体外的表面涂有金属钌铱氧化物的涂层。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传热管的内壁面涂有金属钌铱氧化物的涂层。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管箱内壁面上涂有绝缘防腐蚀材料。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换热器工作时,流体充满传热管内部,打开电源,在传热管内部形成电场,传热管内壁为正极,电极丝为负极,在电场作用下,流体中的钙镁等重金属离子向负极电极丝移动,可以阻止在传热管内壁面形成结垢,同时富集在电极丝附近的钙镁等重金属离子在电化学作用下可以形成沉淀物,沉淀物无法附着在电极丝上,会随被流动的流体带走,从而实现换热器的除垢和防垢,通过阻垢和除垢两种作用,可以有效保护换热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防垢管板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接线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接线板的安装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工程大学;武汉鑫丞智能制造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工程大学;武汉鑫丞智能制造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373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四氟乙烯列管式换热器
- 下一篇:复合平板热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