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炭气力输送旋流捕尘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37003.2 | 申请日: | 2018-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61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平;田世伟;杨道龙;周峰;王雁翔;余柄辰;田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G53/52 | 分类号: | B65G53/52;B65G53/58;B65G53/66;B65G69/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2111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力输送管道 旋流 旋流喷雾 增压装置 两相 捕尘装置 喷雾装置 气力输送 喷嘴 喷雾管 旋流器 增压 气力输送管 控制管道 软管连接 输送过程 水管连接 物料流向 粉尘量 空气源 煤炭 流出 水源 保证 | ||
一种煤炭气力输送旋流捕尘装置。它是包括气力输送管道,所述的气力输送管道又包括气体‑煤进入的两相气力输送管道和气体‑煤‑液流出的三相气力输送管道,在两相气力输送管道和三相气力输送管道之间连接有旋流增压喷雾装置,所述的旋流增压喷雾装置包括旋流增压装置和旋流喷雾装置,旋流增压装置和旋流喷雾装置沿物料流向顺接,并将两相气力输送管道与三相气力输送管相连,旋流增压装置包括旋流器,旋流器经旋流气软管连接空气源,旋流喷雾装置包括喷雾管和朝向喷雾管内部的喷嘴,喷嘴经水管连接水源。本发明能够有效降低和控制管道内粉尘量,保证输送过程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炭气力输送旋流捕尘装置,属于矿山稀相气力输送系统中管内粉尘浓度的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传统的煤矿运输装备包括:刮板输送机、皮带输送机、有轨电机车或者矿井提升机等。这些设备占用井下空间多、所需巷道掘进断面大,特别是在长距离输送(>500m)时采用的皮带输送机和有轨电机车等设备,存在循环利用率低、配套设施复杂、安全事故频发、拐角回转半径大等问题,导致煤炭开采的运输成本居高不下。针对在井下安全、高效且廉价的长距离运输煤炭的问题和难题,提升煤炭开采系统运输设备的适应性、经济性和可靠性,煤炭气力输送系统是一种安全、高效且低廉的井下煤炭长距离运输方式,对打破目前煤炭市场的寒冰状态、促使煤炭企业扭亏为盈、实现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但是,煤炭气力输送系统也存在类似的安全隐患,煤炭在截割破碎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在气力输送管道内煤炭颗粒之间会发生碰撞,也会产生额外的粉尘,因此管道中进行煤颗粒输送的同时,也输送着大量的煤粉。一般而言,由于煤粉微粒的能量级较高,整体处在不稳定的状态,所以煤粉的爆炸下限很低,对于各类型煤粉,其爆炸下限为41-57g/m3,且当煤粉浓度在1.2-2.0kg/m3时爆炸的可能性最大,且爆炸上限多为2.0kg/m3。在高压密相气力输送过程中,由于其较高的煤粉浓度,导致氧含量降低,其爆炸危险性也降低。但在较大颗粒煤炭输送过程中,煤粉颗粒存在,并很有可能处于粉尘爆炸风险浓度范围内,且在特定的压力、温度和火源条件下,发生粉尘爆炸的可能性较高,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针对煤炭气力输送管道的防爆设施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已知的煤灰气力输送系统采用吸附块进行除尘,吸附块是安装在进料口处,只是对进入气力输送管道之前的灰尘进行吸附,不能彻底控制进行煤颗粒输送时管道中产生的大量煤粉,无法防止粉尘爆炸安全隐患的发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煤炭气力输送旋流捕尘装置,能够有效降低和控制管道内粉尘量,保证输送过程的安全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气力输送管道,所述的气力输送管道又包括气体-煤进入的两相气力输送管道和气体-煤-液流出的三相气力输送管道,在两相气力输送管道和三相气力输送管道之间连接有旋流增压喷雾装置,旋流增压喷雾装置包括沿物料流向顺接的旋流增压装置和旋流喷雾装置,旋流增压装置与两相气力输送管道相连,旋流喷雾装置直接连接三相气力输送管道,旋流增压装置包括旋流器,旋流器经旋流气软管连接空气源,旋流喷雾装置包括喷雾管和朝向喷雾管内部的喷嘴,喷嘴经水管连接水源。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一种煤炭气力输送旋流捕尘装置,主要由设置在两相气力输送管道和三相气力输送管道之间的旋流增压喷雾装置构成,其中旋流增压装置能增加气固两相流的旋流度,提升输送效果,延长输送距离,还能通过自身较大的气动力对喷雾液滴进行二次破碎,提高喷雾效果,降低输送过程中的粉尘量;同时,旋流喷雾装置通过喷嘴,产生雾滴起到捕尘效果,降低管内的粉尘浓度,联合喷雾提高了煤炭颗粒的湿度,能够去除粉尘爆炸的安全隐患,提高气力输送系统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370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换热器测试纤维给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托盘送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