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酸性土壤改良的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36904.X | 申请日: | 2018-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4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吴梅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梅丽 |
主分类号: | C05G3/04 | 分类号: | C05G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肥料 酸性土壤 多硫化钙 钾长石粉 聚谷氨酸 有机物料 改良 制备 土壤 改良酸性土壤 农业生产领域 土壤通透性 土壤有机质 制备成粉剂 重量百分比 产品生产 干燥加工 土壤保护 作物生长 混合机 放入 钾素 造粒 耕作 施肥 制作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酸性土壤改良的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农业生产领域改良土壤的一种生产资料。其特征在于,是由:有机物料50‑80%,钾长石粉10‑20%,多硫化钙8‑30%,γ‑聚谷氨酸1‑10%的重量百分比混合而成,其制作方案是在混合机内放入有机物料、钾长石粉进行搅拌均匀后,缓慢加入多硫化钙、γ‑聚谷氨酸一起搅拌混合。制备成粉剂产品直接包装,也可以进行造粒、干燥加工成颗粒有机肥料。本发明的产品,可以在酸性土壤耕作施肥的同时,同时给土壤提供钾素、钙素和土壤保护剂,提高土壤的PH值,改善土壤通透性,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综合利用各组分的优势,产品生产简单,迅速改良酸性土壤,为作物生长提供全面营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酸性土壤改良的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农业生产领域改良修复土壤的一种农用生产资料。
背景技术
酸性土壤是pH值小于7的土壤总称。包括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和燥红土等土类。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着各种红色或黄色土壤的酸性土。当地气温高、雨量大,年降雨多在1500mm以上。这种高温多雨、湿热同季的特点,使土壤的风化和成土作用均甚强烈,生物物质的循环十分迅速。盐基高度不饱和,pH一般在4.5-6。同时铁铝氧化物有明显积聚,土壤酸瘦。
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有赖于良好的土壤环境。酸性土壤中有高浓度的H+,A13+,Mn2+和Fe2+等。因此,已成为农业生产发展的限制因素。一旦形成酸性环境,吸附在粘土和腐植质上的碱性金属离子和H+替换而引起土壤中这些金属离子的缺乏,因此土壤呈酸性。
酸性土壤的主要障碍因子是低pH值,游离铝和交换性铝浓度过高(铝毒),还原态锰浓度过高(锰毒),缺磷、钾、钙和镁,有时也缺铝。各种障碍因子在不同生态条件下其危害程度不同,有时只是某一因素起主导作用,而有时则是几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例如,在热带和亚热带一些强酸性土壤中,H十可对植物生长造成直接危害,而在pH>4的酸性土壤中,铝的毒害和缺磷会同时出现;在淹水条件下还兼有锰的毒害作用。我国南方酸性土壤经常发生铝和锰对多种植物的毒害作用,以及普遍的严重缺磷现象。
提高酸性土壤作物根际pH值。当根系吸收的阴离子数量大于阳离子时,在代谢过程中根系常分泌出OH-或HCO3-,使根际pH升高,铝的溶解性随之下降,进入根系内铝的数量也随之减少。根中铝的含量下降,从而保证了根系的正常生长。
植物对酸性土壤低钙的适应机理,植物主要是通过降低对钙的需要或提高体内钙的生理功效来保证在低钙条件下能正常生长。耐酸植物体内只需低浓度的钙,就能维持各种正常的生理活动;而敏感植物在相同条件下,则由于缺钙而使生长受到抑制。只有当介质中钙浓度高达一定浓度,体内含钙量为满足一定指标时,才能获得最大的生长量。
酸性土壤普遍缺钾,植物对低钾土壤的适应性主要有2条途径:一是依靠庞大的根系,以较大的吸收表面积吸收足够的钾;二是依靠有利的根吸收动力学特征,具有较低的Cmin值和Km值,使根系在低钾土壤中仍能保持较高的吸收速率。
综上所述,酸性土壤主要改良方法就是提高土壤的PH,以有机肥为底肥,提供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通透性,促进根际微生物活动,促使土壤中难溶性矿物质元素变为可溶性的养料,达到培肥地力的效果。同时增施钙肥、钾肥等。
腐熟并干燥的牛羊粪,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纤维素、半纤维素,PH一般8.5左右偏碱性,可以很好地改良酸性土壤通透性。提供土壤有机质含量,同时由于产品经过干燥,含水量低,可以作为吸附载体,很好地吸附多硫化钙液体原料。
多硫化钙作为还原剂被用在重金属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修复是非常有效的,比其他的还原剂更具稳定性和持久性,并且储存和使用安全,是一种无毒的试剂,在有氧条件下氧化形成硫酸钙。为酸性土壤补充大量需求的钙离子,多硫化钙的PH值在10.0-12.0范围内,具备很强的碱性,能迅速地调节酸性土壤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梅丽,未经吴梅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369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