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膜过滤检测培养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36677.0 | 申请日: | 2018-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78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施特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12 | 分类号: | C12M1/12;C12M1/38;C12M1/2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07 | 代理人: | 于涛 |
地址: | 30035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膜过滤 检测 一次性试剂盒 培养装置 倒置 取样瓶 检测技术领域 空气过滤器 技术效果 滤膜过滤 取样设备 水平要求 出液口 进液口 连接口 取样口 底端 污染 | ||
本发明属于膜过滤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膜过滤检测培养装置,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膜过滤检测培养方法,所述取样瓶的取样口倒置连接于一次性试剂盒一端的进液口,所述一次性试剂盒另一端的出液口连接于滤膜过滤取样设备的连接口,所述取样瓶底端经倒置插入空气过滤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由于现有检测培养技术一般在超净台上专人操作,从而导致操作难度大且容易被污染的问题,具有操作水平要求不高、操作简便、污染的可能性低、检测准确的有益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膜过滤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膜过滤检测培养装置,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膜过滤检测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整个细菌检测培养过程,不可以再普通环境下使用,必须在超净台上操作,对检验员的操作水平要求较高,现有技术存在由于现有检测培养技术一般在超净台上专人操作,从而导致操作难度大且容易被污染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膜过滤检测培养装置及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技术存在由于现有检测培养技术一般在超净台上专人操作,从而导致操作难度大且容易被污染的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膜过滤检测培养装置,包括取样瓶,所述取样瓶的取样口倒置连接于一次性试剂盒一端的进液口,所述一次性试剂盒另一端的出液口连接于滤膜过滤取样设备的连接口,所述取样瓶底端经倒置插入空气过滤器。
进一步,若非取样过滤状态,所述进液口也可以作为培养液进口。
进一步,所述一次性试剂盒一端的培养液进口添加培养液。
进一步,所述取样瓶的取样口直连于一次性试剂盒一端的上进液口,所述一次性试剂盒另一端的出液口直连于滤膜过滤取样设备的连接口。
进一步,所述取样瓶表面具有用于定量过滤需检测的液体体积的显示刻度。
进一步,所述滤膜过滤取样设备内置充电电池。
进一步,所述培养液配置为灭菌包装培养液。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膜过滤检测培养方法,包括:
通过部件组装形成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7的膜过滤检测培养装置并基于膜过滤检测培养装置对取样瓶内的样品取样过滤;
若取样过滤完成,则通过培养液进口向一次性试剂盒内添加培养液;
若一次性试剂盒添加培养液完成,则将一次性试剂盒放入恒温培养箱内培养。
进一步,所述部件组装包括将倒置的取样瓶的取样口与一次性试剂盒一端的进液口直连,将一次性试剂盒另一端的出液口与滤膜过滤取样设备的连接口正向直连,将空气过滤器插到取样瓶底端。
进一步,所述取样过滤包括对取样瓶内的样品定量取样过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专利采用所述取样瓶的取样口倒置连接于一次性试剂盒一端的进液口,所述一次性试剂盒另一端的出液口连接于滤膜过滤取样设备的连接口,所述取样瓶底端经倒置插入空气过滤器,若非取样过滤状态,所述进液口也可以作为培养液进口,在使用时,首先打开取样瓶取检测样品,打开取样瓶上的密封塞,取样瓶上的取样口和一次性试剂盒的上口连接,将一次性试剂盒和取样瓶倒置,安装在滤膜过滤取样设备的连接口上,将空气过滤器插到取样瓶底部,打开滤膜过滤取样设备,过滤需检测液体,过滤后取下一次性试剂盒,在一次性试剂盒上口添加液体培养液,然后放入恒温培养箱内培养,通过上述操作,完成了过滤检测,检测培养克服了在超净台上专人操作的局限,降低了操作难度且有效避免了操作过程中容易被污染,因此,整个细菌检测培养过程,不需要在超净台上操作,可以再普通环境下使用,对检验员的操作水平要求不高,所需一次性物品都经过灭菌处理,操作简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施特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施特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366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