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铆合结构及铆合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36429.6 | 申请日: | 2018-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4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隆;林中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5/04 | 分类号: | F16B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祁建国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件 铆合 凹陷部 受压部 凸出部 通孔 凸出 上表面 下表面 铆接 铆接结构 形变 受压 贯穿 | ||
一种铆合结构及铆合方法。铆合结构包括一第一金属件以及一第二金属件。第一金属件包括一第一上表面、一受压部及一凹陷部,凹陷部凹陷于第一上表面,受压部自凹陷部的表面凸出。第二金属件包括一第二下表面及一凸出部,并具有一通孔,凸出部自第二下表面凸出并对应设置于凹陷部内,通孔自凸出部的中央贯穿第二金属件,受压部对应容置于通孔中,其中受压部适于受压产生形变而铆接于通孔。如此,此铆接结构具有易于铆接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铆合结构及铆合方法,且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两金属件的铆合结构及铆合方法。
背景技术
一项产品于制造时,可能会运用一些结合方式来进行两工件之间的连接,例如是以螺丝锁附、铆合、焊接等方式来互相连接相同材质或不同材质的工件。
一般在进行两金属工件的结合时,当可使用上述提到的结合方式。然而,使用上述的结合方式并无法有效地缩减人力、设备及时间等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铆合结构及铆合方法,铆合结构包括两金属件,可在两金属件上分别制作能够互相铆接、且易于互相铆接的结构,以降低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铆合结构。铆合结构包括一第一金属件以及一第二金属件。第一金属件包括一第一上表面、一受压部及一凹陷部,凹陷部凹陷于第一上表面,受压部自凹陷部的表面凸出。第二金属件包括一第二下表面及一凸出部,并具有一通孔,凸出部自第二下表面凸出并对应设置于凹陷部内,通孔自凸出部的中央贯穿第二金属件,受压部对应容置于通孔中,其中受压部适于受压产生形变而铆接于通孔。
本发明所述的铆合结构,其中,第二金属件还包括一第二上表面,且还具有一凹陷空间,凹陷空间凹陷于第二上表面,且凹陷空间连通于通孔。
本发明所述的铆合结构,其中,当受压部对应容置于通孔时,受压部的受压表面低于第二上表面。
本发明所述的铆合结构,其中,当受压部对应容置于通孔时,受压部的受压表面位于凹陷空间中。
本发明所述的铆合结构,其中,受压部的直径为D1,凹陷空间的直径为D2,且D1小于D2。
本发明所述的铆合结构,其中,4.0毫米≤D2≤7.0毫米。
本发明所述的铆合结构,其中,受压部的高度为H1,凸出部的表面至第二上表面的高度为H2,且H1小于H2。
本发明所述的铆合结构,其中,通孔的孔径自凸出部的表面渐增。
本发明所述的铆合结构,其中,凹陷部呈一环状围绕于受压部,凸出部呈一环状围绕于通孔。
本发明所述的铆合结构,其中,受压部的最大直径相称于通孔的最小孔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铆合方法。铆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第一金属件,第一金属件包括一第一上表面、一受压部及一凹陷部,凹陷部凹陷于第一上表面,受压部自凹陷部的表面凸出。提供一第二金属件,第二金属件包括一第二下表面及一凸出部,并具有一通孔,凸出部自第二下表面凸出,通孔自凸出部的中央贯穿第二金属件。对应设置第二金属件的凸出部于第一金属件的凹陷部内,其中第一金属件的受压部对应容置于第二金属件的通孔中。以一压铆装置施力于受压部,使受压部产生形变而铆接于通孔。
本发明所述的铆合方法,其中,在提供第二金属件的步骤中,第二金属件还包括一第二上表面,且还具有一凹陷空间,凹陷空间凹陷于第二上表面,且凹陷空间连通于通孔;以及,在以压铆装置施力于受压部的步骤中,压铆装置进入凹陷空间中,并以一压头施力于受压部。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364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材料的连接结构
- 下一篇:粘合结合线间隔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