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发电机控制方法、装置及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36072.1 | 申请日: | 2018-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61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9/00 | 分类号: | H02P9/00;B60L1/14;H02P101/45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邓超 |
地址: | 318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发电机 控制 方法 装置 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发电机控制方法、装置及管理系统,涉及汽车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当监测到大灯打开信号时,判断当前汽车的发动机是否处于起动状态;如果是,向智能发电机发送第一目标电压;如果否,获取电池容量偏差值,根据电池容量偏差值在预先存储的电压线性表中查找第二目标电压;将第二目标电压发送至智能发电机,以使智能发电机根据第二目标电压给大灯供电。本发明提供的智能发电机控制方法、装置及管理系统,能够减少大灯回路电压的波动,保证大灯亮度的稳定性,不仅增加了智能发电机的控制灵活性,同时,也能保证汽车工况的稳定运行,进而提高了驾驶员的体验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发电机控制方法、装置及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电子和总线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汽车电源系统的性能要求也逐渐提高。发电机是汽车电源系统的电能来源,研究发电机智能化控制技术,实现发电机输出电压实时在线可控可调,是汽车电子技术和电源系统发展的重要需求。
目前,汽车越来越向智能、节能方向发展,其中智能发电机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且智能发电机跟其他汽车部件系统的交互也越来越密切,往往智能发电机的某处控制策略不够完善,就会影响其他汽车部件系统的正常使用,最终会带来一系列的驾驶感受的问题,降低了驾驶员的体验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发电机控制方法、装置及管理系统,以缓解由于智能发电机的控制策略不完善,降低驾驶员的体验度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发电机控制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发电机管理系统,包括:当监测到大灯打开信号时,判断当前汽车的发动机是否处于起动状态;如果是,向智能发电机发送第一目标电压,其中,第一目标电压低于智能发电机的发电阈值电压;如果否,获取电池容量偏差值,根据电池容量偏差值在预先存储的电压线性表中查找第二目标电压;将第二目标电压发送至智能发电机,以使智能发电机根据第二目标电压给大灯供电。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向智能发电机发送第一目标电压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向蓄电池驱动电路发送驱动信号,以驱动蓄电池给大灯供电。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判断当前汽车的发动机是否处于起动状态的步骤包括:判断是否监测到发动机起动完成的状态信号;如果是,确定发动机完成起动状态;如果否,确定发动机处于起动状态。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判断是否监测到发动机起动完成的状态信号的步骤包括:测量当前发动机的转速,以及获取发动机的水温参数;根据水温参数与发电机转速的对应关系,在预先存储的转速表中查找水温参数对应的转速参数;判断上述转速是否大于该转速参数;如果是,确定监测到发动机起动完成的状态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获取电池容量偏差值的步骤包括:获取当前汽车的车速、电池温度参数,以及,发动机起动过程中的峰值电压,计算最优电池容量;采集当前电池的实际电池容量;根据实际电池容量和最优电池容量计算电池容量偏差值。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智能发电机控制装置,该装置设置于发电机管理系统,包括:判断模块,用于当监测到大灯打开信号时,判断当前汽车的发动机是否处于起动状态;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向智能发电机发送第一目标电压,其中,第一目标电压低于智能发电机的发电阈值电压;查找模块,用于当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否时,获取电池容量偏差值,根据电池容量偏差值在预先存储的电压线性表中查找第二目标电压;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第二目标电压发送至智能发电机,以使智能发电机根据第二目标电压给大灯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360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