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铅酸蓄电池正、负极板等寿命极群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335411.4 | 申请日: | 2018-04-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17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 发明(设计)人: | 庞明朵;王强民;李亚非;欧阳万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能集团(河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50/531 | 分类号: | H01M50/531 |
| 代理公司: | 濮阳华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6 | 代理人: | 王传明 |
| 地址: | 457000 河南省濮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极板 寿命 | ||
本发明属于蓄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铅酸蓄电池正、负极板等寿命极群。一种铅酸蓄电池正、负极板等寿命极群,包括多组串联连接的极板组,每个极板组由正极板和负极板并联连接,所述的相邻的极板组之间设置有AGM隔板,所述的负极板与极板链接汇流排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极群根据蓄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正、负极板不同的反应机理,通过调整正、负极的板栅片的集流筋条的结构,促使蓄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电流随着要求合理的分布在正、负极板的各处,以此保证正、负极板上靠近集流体和远离集流体位置的活性物质同时释放能量,从而达到正、负极板等寿命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蓄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铅酸蓄电池正、负极板等寿命极群。
背景技术
蓄电池创造至今已有150年,蓄电池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由于蓄电池生产方式所限制,电池在使用寿命结束后,正、负极板上下部分的活性物质不能同时寿命终止,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由于利用率的差异导致产品局部提前失效降低产品寿命。进年来很多学者专家致力于研究正、负极之间的活性物质比例,以求达到最科学的配比。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因外壳拔模角度、极板平整度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很大程度上让原本设计好的比例发生改变。
铅酸蓄电池属于可逆直流电源,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同时也可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铅酸蓄电池主要由电解液、槽盖以及极群组成,铅酸蓄电池的电解液为硫酸溶液,其中极群主要由正极板、负极板和隔板组成的极群,隔板主要起到储存电解液,作为氧气复合的气体通道,起到防止活性物质脱落以及正、负极之间短路的作用。由于蓄电池生产方式所限制,电池在使用寿命结束后,正、负极板上下部分的活性物质不能同时寿命终止,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由于利用率的差异导致产品局部提前失效降低产品寿命。进年来很多学者专家致力于研究正、负极之间的活性物质比例,以求达到最科学的配比。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因外壳拔模角度、极板平整度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很大程度上让原本设计好的比例发生改变。
目前行业多部分是重力浇铸所生产的板栅,为了使成型更加方便筋条设计普遍都是纵横垂直等距设计,这种板栅电流传导路径较长看视电流分布均匀的设计,再配合正、负极板使用时产生偏差缩短产品寿命。其原理是由于正、负极优先充、放电放电位置不同,板栅的导流成为阻碍活性物质充分利用和均衡利用的弊病,实际存在较大的内压降,热量聚集,并且铅膏易因使用过程中体积变化不均匀而脱落,造成容量与寿命的不足。
授权公告号为CN202134601U的中国专利,提供铅酸蓄电池用电极群组结构,所述结构包括:复数片正极板、负极板、极耳以及隔板,两个汇流排、两个过桥,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交错层叠,任两相邻设置的正极板和负极板中间由一隔板隔开,每一片正极板通过其右上端一极耳焊接于正极汇流排,每一片负极板通过其左上端一极耳焊接于负极汇流排,所述正极汇流排与正极过桥连接,所述负极汇流排与负极过桥连接,正极过桥焊接于正极汇流排正上方,负极过桥焊接于负极汇流排正上方。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过桥位置,节省铅原材料,缩短电流流动的路程,减少蓄电池内部电阻值,达到降低电路损耗目的。
授权公告号为CN20317997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蓄电池极群组,包括间隔叠加在一起的极板和隔板,还包括一个截面为U形的导板,所述导板将该极群组的两侧面和底面包住,所述导板包括一个底板和两个侧板,所述侧板的内侧面垂直于所述底板,所述侧板的外侧面向外倾斜。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在蓄电池极群入槽时加两片专用塑料导片入槽,并永久留在电池槽中以保证极群压力均匀和保证汇流排有尺寸空间和极耳焊接牢固。解决了蓄电池极群装槽后极群上下部的压力不一致及汇流排边缘与极板焊接的包边尺寸过小导致焊接质量不良、虚假焊等问题。将极群组与导片组合后,将整体装入槽体中,操作方便、快捷、容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能集团(河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能集团(河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354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倍率全极耳型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电极体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