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色织带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35142.1 | 申请日: | 2018-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2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王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百凯弹性织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2 | 分类号: | B32B27/02;B32B7/12;B32B27/08;B32B27/12;B32B27/28;B32B27/36;B32B27/40;B32B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241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色层 光敏层 织带层 变色 经线 光学材料 可变弹性 保护层 交联层 纬线 温敏 织带 复合弹性纤维 莫代尔纤维 经编工艺 聚酯纤维 尼龙纤维 芯壳结构 基层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色织带,其特征在于,其包含织带层,交联层以及变色层组成,在织带层和变色层之间设置交联层;变色层分为基层,光敏层以及保护层,在基层和保护层之间设置光敏层;光敏层的材料为温敏可变弹性光学材料,温敏可变弹性光学材料为芯壳结构;织带层包含经线和纬线,通过经编工艺交织而成;经线为康泰斯复合弹性纤维和聚酯纤维;纬线为莫代尔纤维和尼龙纤维。本发明具有随温度而进行变色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织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变色织带。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20647599.9涉及一种织物,尤其是涉及一种变色织带。该变色织带,包括织带本体,所述的织带本体上间隔设置有加密凸纹,相邻两个加密凸纹之间密布有反光点,所述的织带本体包括经纱和纬纱,经纱包括有间隔设置的反光带,反光带与纬纱交错连接形成所述的反光点。本发明具有能够有效地增强整体立体感、在不同的角度看的色彩和视觉效果均不同、更加亮丽等有益效果。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10202830.2涉及一种环保透气提花双色织带,包括织带本体,所述织带本体具有基本区和花型区,所述织带本体包括第一层和第二层,所述第一层由加捻高弹尼龙和氨纶混并形成的经线与加捻高弹尼龙纬线交织而成,所述第二层由加捻高弹尼龙和氨纶混并形成的经线与加捻高弹尼龙纬线交织而成,其中氨纶为第一层和第二层经线中的共用线,所述基本区中第一层位于上方,第二层位于下方,所述花型区中第一层位于下方,第二层位于上方。本发明所揭示的一种环保透气提花双色织带,在织带上进行了提花处理,而且提花颜色与底色为不同深浅的颜色,增加了织带的美观性。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20018215.8涉及一种发泡色织带,包括至少两条拉花带,相邻两条拉花带之间通过一条网格带相连;每条拉花带上至少设有一束经向方向上的线带束,线带束上设有若干段纬向方向上的箍线段;相邻两段箍线段之间的线带束上设有发泡粒。克服现有技术织带编织技术过于单一,没有好的装饰效果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视觉感好,手感佳,且编织形式多样化的发泡色织带。
织带以各种纱线为原料制成狭幅状织物或管状织物。带织物品种繁多,广泛用于服饰、鞋材、箱包、工业、农业、军需、交通运输等各产业部门。30年代,织带都是手工作坊生产,原料为棉线、麻线。新中国成立后,织带用原料逐渐发展到锦纶、维纶、涤纶、丙纶、氨纶、粘胶等,形成机织、编结、针织三大类工艺技术,织物结构有平纹、斜纹、缎纹、提花、双层、多层、管状和联合组织。
按编织方法分:平纹、斜纹、缎纹与杂纹三几大类。(平纹/小波纹/斜纹/安全织带/坑纹/珠纹/提花等PP织带按其纱的粗细可分为900D/1200D/1600D;同时我们应该注意织带的厚度,厚度也确定其单价和韧度。)
按使用性质分:服装类织带、鞋材类织带、箱包类织带、安全类织带、其它特殊类织带等。
按织带本身特性分:弹性织带与刚性织带(非弹性织带)两类。
按工艺分:主要为梭织带和针织带两大类。织带,特别是提花织带,与布标工艺有点相似,但是布标经纱固定,由纬纱表达图案;而织带基本纬纱是固定的,由经纱表达图案,用的是小机器,每次打版、生产穿纱和调整机器可能都要花很长时间,而且效率相对不高。但是可以制造出种类繁多,眼花缭乱的产品,并不像布标那样总是那几样面孔。织带主要功能是装饰性的,也有是功能性的。如流行的手机吊带等。带子织出来以后,还可以丝印各种文字/图案,一般比直接把文字图案织出来会便宜些。
目前,功能性织带成为发展的潮流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变色织带。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百凯弹性织造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百凯弹性织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351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钢用复合增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电磁波屏蔽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