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适应声音屏蔽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35037.8 | 申请日: | 2018-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5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周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群 |
主分类号: | A61F11/08 | 分类号: | A61F11/08;A61B5/11;A61B5/00;G10K11/1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感设备 存储设备 声音屏蔽 自适应 预设 睡眠 预设时间间隔 状态识别设备 动作幅度 计时设备 识别信号 阈值时 计时 限量 存储 输出 检测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适应声音屏蔽方法,包括:使用触动传感设备,设置在睡眠人员身上,用于检测在预设时间间隔内睡眠人员动作幅度超过限量的动作的次数,以作为触动总次数输出;使用计时设备,设置在所述触动传感设备附近,用于为所述触动传感设备提供计时操作;使用MMC存储设备,设置在所述触动传感设备附近,用于存储预设次数阈值;使用第一状态识别设备,分别与所述触动传感设备和所述MMC存储设备连接,用于在所述触动总次数大于等于所述预设次数阈值时,发出第一浅睡识别信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适应声音屏蔽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声音敏感型的人员来说,睡眠环境中如果经常出现声音干扰,则将一直保持在很难入睡的状态下,因此,很多声音屏蔽设备相继被开发,用于在睡眠环境下帮助声音敏感型的人员快速进入睡眠,避免进入失眠状态的困境。
然而,由于现实中各种声音干扰源类型不同,生成的各种干扰声音也完全不同,而当前的声音屏蔽设备设计原理较为粗糙,采用屏蔽的信号是固定,导致无法适应各种复杂的睡眠环境,使得声音屏蔽效果不佳,无法满足各种类型人员的需求,因此,需要一种自适应的声音屏蔽机制,能够满足各类声音敏感型的人员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适应声音屏蔽方法,能够对现场的变化剧烈程度超限的声音信号进行检测,并制定相对应的声音抵消模式进行处理,以提高安静睡眠环境的稳定性,其中,尤为关键的是,建立了基于物理检测模式和图像检测模式的睡眠人员动作幅度的双模式检测机制,实现对睡眠人员当前状态的准确识别,为后续的声音屏蔽提供相关的参考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自适应声音屏蔽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使用触动传感设备,设置在睡眠人员身上,用于检测在预设时间间隔内睡眠人员动作幅度超过限量的动作的次数,以作为触动总次数输出;
使用计时设备,设置在所述触动传感设备附近,用于为所述触动传感设备提供计时操作;
使用MMC存储设备,设置在所述触动传感设备附近,用于存储预设次数阈值;
使用第一状态识别设备,分别与所述触动传感设备和所述MMC存储设备连接,用于在所述触动总次数大于等于所述预设次数阈值时,发出第一浅睡识别信号,还用于在所述触动总次数大于所述预设次数阈值时,发出第一熟睡识别信号,
使用室内采集设备,设置在墙顶中央,用于面对睡眠人员方向进行睡眠人员图像采集,以获得并输出多帧睡眠人员图像;
使用数据提取设备,与所述室内采集设备连接,用于接收多帧睡眠人员图像,对每一帧睡眠人员图像执行以下处理:对每一帧睡眠人员图像进行分块处理以获得多个相同大小的图像块,检测每一个图像块相对于周围图像块的剧变程度,将剧变程度超过限量的一个或多个图像块作为一个或多个待检测块输出;其中,所述数据提取设备针对每一个待检测块执行以下检测操作:获取所述待检测块中每一个像素点的Y分量、U分量和V分量,确定每一个像素点的Y分量、U分量和V分量的乘积以作为每一个像素点的乘积特征值,当某一个像素点的乘积特征值偏离其周围各个像素点的乘积特征值均值超过预设偏离阈值时,确定所述像素点为剧变像素点,输出所述待检测块中的剧变像素点的数量;
使用图像鉴别设备,与所述数据提取设备连接,针对每一帧睡眠人员图像,累计其中各个待检测块的剧变像素点的数量以获得所述睡眠人员图像的剧变像素点总数,当所述睡眠人员图像的剧变像素点总数大于等于预设数量阈值时,确定所述睡眠人员图像为故障图像,否则,确定所述睡眠人员图像为非故障图像。
因此,本发明至少具备以下几个重要发明点:
(1)采用YUV颜色空间的像素点检测机制,实现对待鉴别图像的高精度故障检测,以避免后续对故障图像进行不必要的识别处理,进一步提高图像识别的准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群,未经周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350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