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驶入高速的确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34579.3 | 申请日: | 2018-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46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征茂德;陈巧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天为幕烟花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B15/06 | 分类号: | G07B15/06;G06Q20/14;G06Q20/08;G08G1/017;G08G1/056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林远银 |
地址: | 21516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岔道 客户端 车辆通过 车辆信息 高速公路 触发 激活 摄像头拍摄 发送请求 工作效率 激活信号 入口信息 通行效率 不停车 发送 | ||
本发明公开了车辆驶入高速的确定方法,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方案为:当车辆即将驶入高速入口时,高速入口向车辆中的客户端发送激活信号,以触发激活所述客户端;激活后的客户端向所述高速入口发送请求进入高速入口信息,触发所述高速入口允许所述车辆通过,并获取所述车辆的车辆信息;通过高速入口岔道摄像头拍摄的车辆信息,确定所述车辆是否通过所述高速入口岔道;若所述车辆通过所述高速入口岔道,则确定所述车辆已驶入高速。本发明实现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提高了高速公路收费工作效率和高速公路通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车辆驶入高速的确定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现有的高速公路收费模式分为MTC(Manual Toll Collection system, 人工半自动收费车道)和ETC(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其中,MTC是比较传统的高速公路收费系统,MTC与ETC都属于智能交通系统。MTC就是现有的人工收费系统,MTC车道是由车道控制机、收费专用键盘、读卡器、车牌识别、费额显示器、车道摄像机、自动栏杆和计算机软件系统组成,读卡器可以采用接触式或非接触式。当车辆驶入高速公路时,车辆进入MTC车道停车,收费站人员发放通行卡;当车辆驶出高速公路时,车辆进入MTC车道停车,将通行卡交给收费站人员,收费人员确认车牌正确后刷通行卡,收费软件系统根据通行卡内驶入收费站信息确认应该收取多少数额的通行费,当交易完成后,软件系统向自动栏杆发出命令,让车辆通过,完成收费。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车辆对于高速高速公路的使用率也急剧增加,尤其在节假日,高速每每迎来使用高峰时,都会出现大堵车情况。通过对高速堵车现象的综合分析发现,高速公路时常因大量车辆涌入或涌出高速时发生拥堵现象,在高速出口和高速入口位置,传统的MTC收费站停车人工收费不仅速度慢、效率低,而且成本高。为解决这一问题,现有收费站增设了ETC通道,还有部分收费站增设了自助发卡机来加快高速入口通行速度,解决堵车的问题。
虽然ETC省略了停车拿卡等环节,提高了缴费的效率,但是受技术等因素的限制,ETC缴费仍然存在以下的不足:
(1)需要购买专门的感应设备,增加了车主负担;
(2)ETC通常使用储值卡,需要预先充值,并且目前充值网点少,充值不方便;
(3) 各地ETC设备不兼容,导致ETC联网困难,跨省使用可能需要分别购买ETC感应设备;
(4)所使用的射频感应技术对感应距离要求不能超过20米范 围,距离短;(5)对通过的车辆车速要求高,不能高于30公里/小时,否则无法感应;(6)前后车 辆通过ETC车道时不能过近,否则后边无法被感应;
(7)无法对计重车辆进行不停车收费。
因此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是目前高速公路收费技术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车辆驶入高速的确定方法,本发明实现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提高了高速公路收费工作效率和高速公路通行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方面,车辆驶入高速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
当车辆即将驶入高速入口时,高速入口向车辆中的客户端发送激活信号,以触发激活所述客户端;
激活后的客户端向所述高速入口发送请求进入高速入口信息,触发所述高速入口允许所述车辆通过,并获取所述车辆的车辆信息;
通过高速入口岔道摄像头拍摄的车辆信息,确定所述车辆是否通过所述高速入口岔道;
若所述车辆通过所述高速入口岔道,则确定所述车辆已驶入高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天为幕烟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天为幕烟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345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