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雷达罩底材运输箱及其工作方式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34478.6 | 申请日: | 2018-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25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G01N21/90;G01S7/02;G05D23/24;B65D25/02;B65D8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杨红梅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雷达 罩底材 运输 及其 工作 方式 | ||
1.雷达罩底材运输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和智能控制系统,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安装在箱体内,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模块、正压防尘模块、加热模块、视觉检测模块、转动模块、环境温度检测模块、报警模块和时钟电路模块;
所述中央处理模块分别电性连接正压防尘模块、加热模块、视觉检测模块、转动模块、环境温度检测模块、报警模块和时钟电路模块,所述正压防尘模块、加热模块、视觉检测模块、转动模块、环境温度检测模块和报警模块设置在箱体内;
所述正压防尘模块包括与箱体连接的正压风机,所述正压风机上设置防尘网;
所述加热模块为电热丝或电热管,所述加热模块设置在箱体下部,与箱体内部通过通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罩底材运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觉检测模块包括设置在箱体内壁的CCD工业相机和设置在箱体内与CCD工业相机位置相对的平行光源,所述平行光源的大小大于雷达罩底材轮廓线所形成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雷达罩底材运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系统还包括电性连接所述中央处理模块的显示模块和按键式输入模块,所述显示模块分别与CCD工业相机和环境温度检测模块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罩底材运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模块包括设置在箱体底部的电机,所述电机转动轴上连接托盘和固定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雷达罩底材运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块为液晶显示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罩底材运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为单片机芯片或FPGA芯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罩底材运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模块包括与中央处理模块电性连接的蜂鸣器和LED警示灯,所述蜂鸣器和LED警示灯安装在箱体上。
8.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雷达罩底材运输箱的工作方式,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01、将雷达罩底材放入转动模块的托盘上,闭合箱体,通过按键控制模块复位并启动运输箱,环境温度检测模块将检测到的环境温度信号送入中央处理器中,同时启动正压防尘模块和视觉检测模块,所述视觉检测模块将光信号转化为相机电信号发送至中央处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将相机电信号和环境温度信号发送至显示模块;
S102、中央处理器将环境温度与设定的温度进行对比,低于此温度则启动加热模块,高于或等于此温度则关闭加热模块;
S103、所述时钟电路模块将实时产生的时间信息发送至所述中央处理模块,环境温度检测模块检测到环境温度达到设定的温度时,中央处理模块记录时间信息,并计算8小时后时间,设为终止时间;
S104、所述中央处理模块将相机电信号与设定的规范的相机电信号进行对比,其不同达到一定值时启动报警模块;
S105、达到终止时间时,中央处理器关闭所有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3447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