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表面化学修饰的磷酸铁锂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34092.5 | 申请日: | 2018-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8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盖利刚;班青;马晓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鲁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8;H01M4/60;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353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化学修饰 磷酸铁锂 锂电池正极材料 磷酸铁锂颗粒 表面修饰层 放电比容量 聚合物修饰 容量保持率 循环稳定性 倍率性能 表面覆盖 环境空气 活性物质 颗粒表面 室温环境 原位形成 电解液 常压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正极材料的表面化学修饰,提供一种表面化学修饰的磷酸铁锂,本发明还提供表面化学修饰的磷酸铁锂的用途,用作锂电池正极材料。一种表面化学修饰的磷酸铁锂,其特征在于,磷酸铁锂颗粒表面覆盖一层表面修饰层。所述表面化学修饰的磷酸铁锂,在1 C下循环100圈的放电比容量为125~140 mA h g‒1,容量保持率为85~92%。本发明的表面化学修饰的磷酸铁锂,其颗粒表面具有常压、室温环境条件下、原位形成的聚合物修饰层,这有利于抑制环境空气、电解液与活性物质的直接接触,提高磷酸铁锂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简称锂电池)正极材料的表面化学修饰,尤其涉及锂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表面化学修饰,属于锂电池电极材料表面改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正极材料(又称为阴极材料)是锂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着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稳定性、安全性和成本(Electrochimica Acta, 2016, 222, 685-692)。常见的锂电池正极材料有:钴酸锂(LiCoO2,简写为LCO)、锰酸锂(LiMn2O4,简写为LMO)、磷酸铁锂(LiFePO4,简写为LFP)和锰、镍掺杂钴酸锂三元电极材料(LiNi
早在2008年就有科研工作者发现,正极材料(如LFP、碳包覆LFP (LFP/C))暴露于空气中或与水接触,由于Li的亲水性会导致正极材料脱锂,从而导致其电化学性能衰减(Electrochemical and Solid-State Letters, 2008, 11, A4-A8; Journal of PowerSources, 2008, 185, 698-710; Electrochemical and Solid-State Letters, 2008,11, A12-A16.)。正极材料在称量、分装、取用及电极制作过程中会与环境空气接触,与空气接触后的正极材料经历长时间储存(一月或数月)后,其电化学性能会明显降低。
CN1617371A公开了一种表面修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首先是将锂离子正极粉体材料Li-M1M2-O (M1、M2=Co、Mn、Ni、Cr)放入浓度为0.05~2.00mol/L的含有机物质的水溶液,将此混合物置于带搅拌的水热反应器中,于150~200℃,经0.1~4.0小时反应,将反应后溶液喷雾干燥,则可得到包覆有均匀碳微球的正极材料。
CN102544514A公开了一种表面碳修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首先是制得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0.5Ni1.5O4,再用制得的LiMn0.5Ni1.5O4与有机物溶液在80~100 °C的加热条件下均匀搅拌并发生化学反应15~60分钟,得到表面包覆有高分子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经过过滤、洗涤和烘干,然后在惰性气氛中于550~750 °C碳化,从而得到表面碳修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鲁工业大学,未经齐鲁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340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