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下不同流速区域绿化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32636.4 | 申请日: | 2018-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35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杰;黎照;韩绍康;莫承林;孙涛;高素芳;高进;张罗送;兰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2/60 |
代理公司: | 42103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泥 流速区域 绿化容器 水渠 容器体 绿化系统 圆拱形 绿化容器单元 顶面开口 水流方向 水体 大面积水体 景观设计 两端封闭 施工工艺 植物种植 侧面 布设 急流区 锚杆沿 底面 锚杆 正对 绿化 | ||
一种水下不同流速区域绿化系统,包括分别安装于水渠两侧的侧部水泥毯绿化容器和水渠底部的至少一个水泥毯绿化容器;侧部水泥毯绿化容器中,多个圆拱形绿化容器单元通过侧锚杆沿水流方向均匀布设于水渠侧面,圆拱形绿化容器单元为圆拱形水泥毯主体与水渠底面和侧面形成的顶面开口的侧容器体;水泥毯绿化容器中,水泥毯容器体正对水流方向的两端封闭,水泥毯容器体通过多根底锚杆与水渠底部形成顶面开口的容器体。本发明提供的水下不同流速区域绿化系统及方法,可以解决不同流速区域、大面积水体无法实现长期绿化问题,在水体的急流区可实现植物种植,还可实现水体任何区域的景观设计,施工工艺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下绿化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水下不同流速区域绿化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底绿化方法通常为在水底固定安装固定架或固定框用于固定植物,所需工具多、施工繁杂,更换麻烦,而且只适用于湖泊、浅滩等小面积的种植,在水体的急流区(流速≥4.5m/s),因水流过快无法实现植物种植,无法解决存在不同流速区域的大面积水体的长期绿化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下不同流速区域绿化系统及方法,可以解决不同流速区域、大面积水体无法实现长期绿化问题,在水体的急流区可实现植物种植,还可实现水体任何区域(包括缓流区域((流速<4.5m/s)和急流区域)的景观设计,施工工艺简单,造价低,回收利用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下不同流速区域绿化系统,
包括分别安装于水渠两侧的侧部水泥毯绿化容器和水渠底部的至少一个水泥毯绿化容器;
侧部水泥毯绿化容器中,多个圆拱形绿化容器单元通过侧锚杆沿水流方向均匀布设于水渠侧面,圆拱形绿化容器单元为圆拱形水泥毯主体与水渠底面和侧面形成的顶面开口的侧容器体,侧容器体内由下至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泥土层、第一砾石层和第一固定网层;
水泥毯绿化容器中,水泥毯容器体正对水流方向的两端封闭,水泥毯容器体通过多根底锚杆与水渠底部形成顶面开口的容器体,容器体内由下至上分别设置有第二泥土层、第二砾石层和第二固定网层;
第一泥土层和第二泥土层内埋设有多颗植物种子。
各圆拱形绿化容器单元的位于第一泥土层上方一定距离的圆拱形水泥毯主体上均匀布设有多个渗水孔。
各圆拱形绿化容器单元的位于第一泥土层上方3-10厘米处的圆拱形水泥毯主体上均匀布设有多个渗水孔。
水泥毯容器体由第一波浪型水泥毯侧板与第二波浪型水泥毯侧板两端连接构成。
侧锚杆和底锚杆为玻璃纤维锚杆。
一种采用上述绿化系统进行水下不同流速区域绿化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水渠的高度,将水泥毯预制成所需高度的圆拱形水泥毯主体、第一波浪型水泥毯侧板和第二波浪型水泥毯侧板,在圆拱形水泥毯主体相应位置开设多个渗水孔;
步骤2:将多个由水泥毯制成的圆拱形水泥毯主体通过侧锚杆固定安装于水渠两侧;
步骤3:向圆拱形水泥毯主体的水泥毯上浇水,使其完全浸润;
步骤4:待圆拱形水泥毯主体凝固成型后,制得多个圆拱形绿化容器单元;
步骤5:向各圆拱形绿化容器单元内填充泥土至渗水孔的高度,在泥土表面放置种子并将泥土铺平后形成第一泥土层,在第一泥土层上放置砾石形成第一砾石层,在第一砾石层上铺设第一固定网层,完成水渠两侧的侧部水泥毯绿化容器的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326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