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话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32342.1 | 申请日: | 2018-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93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廖新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1 | 代理人: | 刘云青 |
地址: | 5238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话 控制 方法 装置 移动 终端 计算机 可读 介质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话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属于移动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当监测到移动终端处于通话模式时,确定所述通话模式的类型是否为耳机通话模式;若非耳机通话模式,获取所述移动终端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判断所述距离是否小于预设值,所述预设值与所述通话模式对应;若小于预设值,根据所述距离调整所述移动终端的通话音量。能够根据移动终端与用户之间的距离调整移动终端的通话音量,避免用户手动去调节,提高用户体验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通话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在通话模式时,移动终端一般都会预设一个值,通话时可能由于预设的值太小或者太大,而导致通话音量过小或者过大,则需要用户手动通过控制音量键来调节通话时的音量大小,给用户带来不好的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通话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以改善上述缺陷。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话控制方法,包括:当监测到移动终端处于通话模式时,确定所述通话模式的类型是否为耳机通话模式;若非耳机通话模式,获取所述移动终端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判断所述距离是否小于预设值,所述预设值与所述通话模式对应;若小于预设值,根据所述距离调整所述移动终端的通话音量。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话控制装置,包括:确定单元、获取单元、判断单元和调整单元。确定单元,用于当监测到移动终端处于通话模式时,确定所述通话模式的类型是否为耳机通话模式。获取单元,用于若非耳机通话模式,获取所述移动终端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距离是否小于预设值,所述预设值与所述通话模式对应。调整单元,用于若小于预设值,根据所述距离调整所述移动终端的通话音量。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存储器存储指令,当所述指令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以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当监测到移动终端处于通话模式时,确定所述通话模式的类型是否为耳机通话模式;若非耳机通话模式,获取所述移动终端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判断所述距离是否小于预设值,所述预设值与所述通话模式对应;若小于预设值,根据所述距离调整所述移动终端的通话音量。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处理器可执行的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程序代码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话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当监测到移动终端处于通话模式时,如果确定此时的通话模式非耳机通话模式,则启动自动调整音量的策略,具体地,获取所述移动终端与用户之间的距离,然后判断所述距离是否小于预设值,如果小于预设值,则表示用户与移动终端的距离足够近,可以根据所述距离调整所述移动终端的通话音量。因此,能够根据移动终端与用户之间的距离调整移动终端的通话音量,避免用户手动去调节,提高用户体验度。
本申请实施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实施例而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通话界面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话控制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通话控制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323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