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茶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31912.5 | 申请日: | 2018-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77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潘会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南县凯鑫生态茶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08 |
代理公司: | 昆明盛鼎宏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3 | 代理人: | 许竞雄 |
地址: | 663300 云南省文山壮族***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萎凋 白茶 摊放 鲜叶 口感清甜 鲜叶采摘 一芽一叶 工艺流程 萎凋槽 分类 茶树 放入 采摘 茶叶 新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茶加工工艺,包括步骤1鲜叶采摘及分类:采摘茶树上新鲜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为原料,并根据鲜叶的等级进行分类;步骤2贮青:将不同等级的鲜叶分别进行摊放,摊放的厚度为8~10㎝,摊放时间小于12小时;步骤3萎凋:将茶叶放入萎凋槽内进行萎凋,萎凋的厚度为8~10㎝,萎凋时间为15~16小时;本发明提供的工艺流程简单,通过工艺此生产出的白茶口感清甜且耐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白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茶都是人们最佳的饮品。根据茶叶本身及加工方法可将茶分为绿茶、红茶、黄茶、白茶、黑茶等。
白茶,素为茶中珍品,历史悠久,其清雅芳名的出现,迄今已有八百八十余年了,白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或形态自如花朵,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清中显绿,滋味清淡回甘的的品质特点,且白茶还具有防癌、抗癌、防暑、解毒、治牙痛和其他一些保健功能的特点,但白茶通常不耐泡、味道较苦涩,泡了两至三次味道就淡了。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白茶加工工艺,具体的工艺为:
步骤1、鲜叶采摘及分类:采摘茶树上新鲜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为原料,并根据鲜叶的等级进行分类;
步骤2、贮青:将不同等级的鲜叶分别进行摊放,摊放的厚度为8~10㎝,摊放时间小于12小时;
步骤3、萎凋:将茶叶放入萎凋槽内进行萎凋,萎凋的厚度为8~10㎝,萎凋时间为15~16小时;
步骤4、烘干:将萎凋后的茶叶放入烘干机中,茶叶的摊放厚度为2~4cm,烘干的温度为80℃-90℃。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茶树的品种为底圩大白毫。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摊放后鲜叶的含水量为70%~75%。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萎凋槽中内放入的叶片重量为250-280斤。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烘干时间为15~20分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工艺过程简单,通过萎凋对白茶进行轻微的发酵,减少了咖啡碱以及维生素类等物质的损失,使加工后的茶叶色泽更加翠绿,外形自然舒展和美观,同时经过改工艺,使得白茶耐泡次数增加,口感清甜,具有毫香,汤色橙黄明净,香味甜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白茶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鲜叶采摘及分类:采摘茶树上新鲜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为原料,并根据鲜叶的等级进行分类,采摘的茶树品种为底圩大白毫,底圩大白毫具有饮用时清爽可口,祛除疲劳,帮助消化的特点;
步骤2、贮青:将不同等级的鲜叶分别进行摊放,摊放的厚度为8~10㎝,摊放时间小于12小时,摊放的目的主要是为减少鲜叶水分,散发青草气,增加香气,改善滋味。鲜叶经摊放,其芽叶内部的物质产生缓慢的理化变化,酶的活性增强,叶绿素略有破坏,多酚类化合物轻微氧化,进而减轻涩味,散发部分青草气;在此步骤中通过摊放得到含水量在70%~75%的茶叶;
步骤3、萎凋:将茶叶放入萎凋槽内进行萎凋,萎凋的厚度为8~10㎝,萎凋时间为15~16小时,萎凋槽内放入茶叶的重量为250-280斤,具体放入萎凋槽内的茶叶视气温而定,当温度较低时,可适当减少茶叶数量、厚度和增加萎凋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南县凯鑫生态茶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广南县凯鑫生态茶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319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茶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福鼎大白制作绿茶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