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下建筑物底板抗浮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31858.4 | 申请日: | 2018-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4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延年;马向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31/12 | 分类号: | E02D31/12;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沈阳之华益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21218 | 代理人: | 黄英华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截水墙 混凝土 地下室底板 地下室 抗浮 传力横梁 透水层 传力 短柱 底板 地下建筑物 混凝土垫层 侧墙 锚定 建筑结构领域 结构基础 导水管 集水井 水浮力 导水 锚接 浇筑 帮助 包围 铺设 降水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建筑物底板抗浮结构,属于建筑结构领域。包括地下室侧墙、地下室底板、混凝土截水墙、混凝土垫层、传力短柱、传力横梁、透水层、导水管、集水井。本发明中在地下室底板下部,对应于地下室侧墙部位设置混凝土截水墙,地下室底板下部由混凝土截水墙包围的区域铺设透水层,传力横梁锚定在混凝土截水墙上,传力短柱上部与混凝土垫层浇筑为一体,传力短柱下部与传力横梁锚接。本发明在现有的结构基础上,把地下室底板锚定在混凝土截水墙上,达到让混凝土截水墙帮助地下室结构抗浮的目的,另外下部透水层可以通过导水的方法对结构进行持续的降水,减少水浮力,帮助地下室结构抗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下建筑物底板抗浮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充分发展,地下建筑物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地下水产生的上浮力较大,地下建筑物的抗浮问题成为了地下结构与建筑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重点控制的问题。抗浮设计通常采用的方法是通过结构的自身重量和建筑物的上部负重以及一定的抗浮措施来共同抵抗地下水浮力,但当受到突发暴雨或地形影响的局部不透水层时,结构的上浮风险系数就会加大,一般降浮措施将受到严重考验,因此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适当地增加地下结构的抗浮安全系数,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建筑物底板抗浮结构,一方面将建筑物底板与墙体连接,采取预防上浮的措施,另一方面利用导水的方法实现持续降水,减少水浮力。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地下建筑物底板抗浮结构,包括地下室侧墙、地下室底板、混凝土截水墙、混凝土垫层、传力短柱、传力横梁、透水层、导水管、集水井;混凝土截水墙对应于地下室侧墙部位,设置于地下室底板下部;透水层铺设于地下室底板下部由混凝土截水墙包围的区域;传力横梁的两端分别锚定在两侧的混凝土截水墙上;传力短柱上部与混凝土垫层浇筑为一体,下部与传力横梁锚接。
进一步地,传力横梁内设有2层传力梁抗弯钢筋,且每层传力梁抗弯钢筋的数量为4根,传力梁抗弯钢筋两端均锚入混凝土截水墙,传力梁抗弯钢筋选用外径为12mm。
进一步地,传力梁抗弯钢筋之间设有传力梁箍筋,选用四肢箍方式布设,箍筋外径为8mm,间距为200mm。
进一步地,集水井设置于地下室外部低于地下室底板的位置,并通过导水管与透水层连通。
进一步地,透水层自下而上依次为细砂层、土工布、粗砂层、石子层、彩条布。
进一步地,混凝土截水墙采用素混凝土,高度为1~2米,传力短柱采用素混凝土,高度为0.8~1米。
进一步地,导水管采用PVC管,埋置于石子层下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将建筑物底板通过传力柱与传力梁和截水墙连接,限制了地下水浮力的作用,同时通过透水层与建筑外部集水井连接,进行持续的降水,降低了地下水突增的偶然情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地下建筑物底板抗浮结构的剖面图。
图2为集水井剖面图。
图3为透水层剖面图。
图4为混凝土截水墙与传力横梁连接结构图。
图5为传力横梁配筋图。
图中,1为地下室侧墙、2为地下室底板、3为混凝土截水墙、4为混凝土垫层、5为传力短柱、6为传力横梁、7为透水层、8为导水管、9为集水井、7-1为细砂层、7-2为土工布、7-3为粗砂层、7-4为石子层、7-5为彩条布。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建筑大学,未经沈阳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318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