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冷热泵系统、用于其的制冷剂泄漏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30315.0 | 申请日: | 2018-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54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石润富;翟辉;高翔宇;申广玉;朱玉;旷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开利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9/02 | 分类号: | F25B49/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陵峰;李建新 |
地址: | 美国佛***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冷 系统 用于 制冷剂 泄漏 检测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风冷热泵系统、用于其的制冷剂泄漏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该用于风冷热泵系统的制冷剂泄漏检测方法在制热模式下包括:S110,获取泄漏指示参数组,其中,泄漏指示参数组至少包括储液器内的制冷剂液位;S120,比较泄漏指示参数组中的各个泄漏指示参数与对应的预设指示参数区间;S130,在各个泄漏指示参数落入对应的预设指示参数区间时,获取并记录对应的制冷剂泄漏评估量;S140,在制冷剂泄漏评估量的累计值落入预设制冷剂泄漏区间时,判定为风冷热泵系统发生制冷剂泄漏;在制冷剂泄漏评估量的累计值未落入预设制冷剂泄漏区间时,返回执行S110。根据本申请的制冷剂泄漏检测方法,能够高精度且可靠地获取待检系统的制冷剂是否泄漏及泄漏严重程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热泵领域,更具体而言,其涉及一种用于空气源(风冷)热泵系统的制冷剂泄漏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热泵系统发展的日益成熟,目前进一步的发展方向为从各个方向对热泵系统做出更为优化精细的改进。例如,为确保系统的工作效率,需提供足够的制冷剂充注量。然而,在运行过程中,制冷剂可能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从热泵系统的管路中发生泄漏。一方面,这将直接影响系统中参与工作的制冷剂的量,进而影响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这甚至有可能导致该系统触发压力保护限制或温度保护限制,进而引起系统停机。在有的国家或地区,制冷剂泄漏还可能会被征税或者处以罚款。综上,热泵系统中的制冷剂泄漏问题将会导致系统效率下降、环境污染以及额外的制冷剂充注成本。
因此,极有必要来对该问题进行及时检测与预警。在一类现有技术中,维护人员可以通过专业设备来检测特定的热泵系统是否发生泄漏,但这样的检测费时而且成本昂贵。且在执行此专项检测之前,无法获知该系统的制冷剂泄漏情况,这也将带来额外的时间及成本消耗。
因此,如何针对热泵系统提供一种可靠便捷的制冷剂泄漏检测方法及系统,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可靠且便捷的用于风冷热泵系统的制冷剂泄漏检测方法。
本申请还旨在提供一种可靠且便捷的用于风冷热泵系统的制冷剂泄漏检测系统。
本申请还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可靠且便捷地检测出制冷剂泄漏状况的风冷热泵系统。
为实现本申请的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风冷热泵系统的制冷剂泄漏检测方法,其中,在制热模式下,该方法包括:S110,获取泄漏指示参数组,其中,所述泄漏指示参数组至少包括储液器内的制冷剂液位;S120,比较所述泄漏指示参数组中的各个泄漏指示参数与对应的预设指示参数区间;S130,在各个所述泄漏指示参数落入对应的预设指示参数区间时,获取并记录对应的制冷剂泄漏评估量;S140,在所述制冷剂泄漏评估量的累计值落入预设制冷剂泄漏区间时,判定为风冷热泵系统发生制冷剂泄漏;在所述制冷剂泄漏评估量的累计值未落入预设制冷剂泄漏区间时,返回执行S110。
可选地,还包括S150,在判定风冷热泵系统发生制冷剂泄漏时,执行报警操作。
可选地,所述泄漏指示参数组还包括:压缩机转速或压缩机能力;膨胀阀开度及过热度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可选地,所述泄漏指示参数组中的各个泄漏指示参数用于指示不同的制冷剂泄漏程度;在S120中,依据制冷剂泄漏程度从高至低的趋势来比较所述泄漏指示参数组中的各个泄漏指示参数与对应的预设指示参数区间。
可选地,压缩机转速或压缩机能力;膨胀阀开度及过热度;以及制冷剂液位分别用于指示从高至低的制冷剂泄漏程度。
可选地,在S130中,当所述泄漏指示参数组中的各个泄漏指示参数落入预设指示参数区间时,所述泄漏指示参数组中的压缩机转速或压缩机能力;膨胀阀开度及过热度;以及制冷剂液位分别对应于从高至低的制冷剂泄漏评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开利公司,未经开利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303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