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空气源单制冷系统的制冷剂泄露的检测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30163.4 | 申请日: | 2018-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54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翟辉;石润富;高翔宇;申广玉;旷玉辉;朱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开利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9/02 | 分类号: | F25B49/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安宁;李建新 |
地址: | 美国佛***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空气 制冷系统 制冷剂 泄露 检测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用于空气源单制冷循环系统的制冷剂泄露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其配置为获取空气源单制冷循环系统的运行参数,其中,所述运行参数至少包括压缩机转速或能力;
数据比较模块,其配置为将运行参数与预设运行参数区间进行比较;
累积分值更新模块,其配置为在运行参数落入预设运行参数区间时,更新累积分值;以及
制冷剂泄露判定模块,其配置为在累积分值超过预定累积分值时,判定发生制冷剂泄露;在累积分值不超过预定累积分值时,继续运行数据获取模块;
其中,所述数据比较模块包括压缩机转速或能力比较模块;
所述压缩机转速或能力比较模块配置为:在空气源单制冷循环系统已持续运行了第一预定时间且进出水温差的绝对值小于第一预定值时,将压缩机转速或能力与预定转速或能力进行比较;
所述累积分值更新模块配置为:在压缩机转速或能力大于或等于预定转速或能力时,使所述累积分值增加第一分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剂泄露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比较模块包括过热比较模块;
所述过热比较模块配置为:在空气源单制冷循环系统已持续运行了第一预定时间、进出水温差的绝对值不小于第一预定值、过冷度小于第二预定值且膨胀阀开度达到预定开度时,将过热度和过热度设置值与第三预定值之和进行比较;
所述累积分值更新模块配置为:在过热度不大于过热度设置值与第三预定值之和时,继续运行所述数据获取模块,并且
所述累积分值更新模块还配置为:在过热度大于过热度设置值与第三预定值之和时,使所述累积分值增加第二分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剂泄露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比较模块包括第一压力比较模块;
所述第一压力比较模块配置为:在空气源单制冷循环系统已持续运行了第一预定时间、进出水温差的绝对值不小于第一预定值、过冷度小于第二预定值且膨胀阀开度不等于预定开度时,将压缩机排气压力和第一预定压力进行比较;
所述累积分值更新模块配置为:在所述压缩机排气压力不小于所述第一预定压力时,继续运行所述数据获取模块;并且
所述累积分值更新模块还配置为:在所述压缩机排气压力小于所述第一预定压力时,使所述累积分值增加第三分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剂泄露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比较模块包括过冷度比较模块;
所述过冷度比较模块配置为:在空气源单制冷循环系统已持续运行了第一预定时间、进出水温差的绝对值不小于第一预定值且过冷度不小于第二预定值时,将过冷度与预定过冷度进行比较;
所述累积分值更新模块配置为:在所述过冷度不小于所述预定过冷度时,继续运行所述数据获取模块;并且
所述累积分值更新模块还配置为:在所述过冷度小于所述预定过冷度时,使所述累积分值增加第四分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剂泄露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数据比较模块包括第二压力比较模块和/或储液器液位比较模块;
所述第二压力比较模块和/或所述储液器液位比较模块配置为在空气源单制冷循环系统停机后经过了第二预定时间时运行;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压力比较模块配置为将压缩机排气压力与第二预定压力进行比较,且/或所述储液器液位比较模块配置为将储液器液位与预定储液器液位进行比较;
所述制冷剂泄露判定模块配置为:在压缩机排气空气源单制冷循环压力小于所述第二预定压力且/或储液器液位低于所述预定储液器液位时,判定发生制冷剂泄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剂泄露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运行参数区间为预设值、预设表格或预设图。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剂泄露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警告模块,其配置为在判定发生制冷剂泄露时发出泄露警告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剂泄露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定值为1摄氏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开利公司,未经开利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3016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