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传输连接器结构和车载传输连接器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29705.6 | 申请日: | 201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21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钟贵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卓越鑫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16 | 分类号: | H01R13/516;H01R13/658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杨小鑫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清溪镇青皇村青***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输连接器 弹性限位部 端子座 屏蔽 通孔 高速连接器 限位 引脚 车载设备 高速传输 接触性能 接线端子 抗拉性能 信号数据 屏蔽件 对插 汽车 装配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载传输连接器结构和车载传输连接器组件,其中,车载传输连接器结构包括:第一接线端子,包括多个第一引脚;第一端子座,安装有多个第一引脚;第一屏蔽件,具有第一屏蔽通孔;第一端子座插入第一屏蔽通孔内;第一屏蔽通孔设有第一弹性限位部和第二弹性限位部,第一弹性限位部限位第一端子座的后端,第二弹性限位部限位第一端子座的前端。本发明汽车高速连接器的结构更加牢靠,抗拉性能得到大幅改善,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也使得汽车高速连接器的公母对插接触性能更强,满足了车载设备对信号数据高速传输速率的要求;同时,本车载传输连接器结构的结构简单、易于装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音视频传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载传输连接器结构和车载传输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上的各种功能件及各种零部件都在不断地向智能化、精细化及可靠化方向发展,对汽车连接器结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汽车连接器结构内部的接线端子与屏蔽件固定后,当外力拉扯连接线时,容易将连接线一端的接线端子和端子座部件等拔出,导致汽车连接器的结构不牢靠,抗拉性能较差,严重影响了汽车连接器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车载传输连接器结构,旨在防止接线端子及端子座部件与屏蔽件脱离,提高车载传输连接器结构的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车载传输连接器结构,包括:
第一接线端子,包括多个第一引脚;
第一端子座,沿前后向延伸且安装有多个所述第一引脚;以及
第一屏蔽件,具有沿前后向延伸的第一屏蔽通孔,所述第一屏蔽通孔具有朝后开设的插口以及朝前开设的套接口;其中,
所述第一端子座通过所述第一屏蔽通孔的插口插入所述第一屏蔽通孔内;所述第一屏蔽通孔的孔壁设有第一弹性限位部和第二弹性限位部,所述第一弹性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二弹性限位部的后侧,所述第一弹性限位部限位所述第一端子座的后端,所述第二弹性限位部限位所述第一端子座的前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限位部包括多个设于所述第一屏蔽通孔孔壁上的第一工艺开口,以及设于每一第一工艺开口内的一第一弹性卡凸,所述第一弹性卡凸自所在的第一工艺开口的后缘朝所述第一屏蔽通孔内倾斜延伸;
多个所述第一弹性卡凸的自由端卡接于所述第一端子座的后端面。
优选地,所述第二弹性限位部包括多个设于所述第一屏蔽通孔孔壁上的第二工艺开口,以及设于每一第二工艺开口内的一第二弹性卡凸,所述第二弹性卡凸自所在的第二工艺开口的前缘朝所述第一屏蔽通孔内倾斜延伸;所述第一端子座前端两侧的表面设有适配第二弹性卡凸的卡接槽;
多个所述第二弹性卡凸卡接于对应的卡接槽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端子座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基座和下基座,多个所述第一引脚呈上下两排设置,上排的第一引脚一体成型于所述上基座上,下排的第一引脚一体成型于所述下基座上。
优选地,所述上基座与下基座的相对表面上分别设有相互适配的柱形卡凸和柱形槽。
优选地,多个所述第一引脚的后端用以外接导线,所述第一屏蔽件上第一屏蔽通孔的插口处设有第一夹线结构,所述第一夹线结构包括分设于所述第一屏蔽通孔插口上下侧缘处的第一夹线扣和第一压线片,所述第一夹线扣用以左右相对夹合所述外接导线,所述第一压线片用以沿上下向压合位于第一夹线扣内的外接导线。
优选地,所述车载传输连接器结构还包括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包括壳本体、设于所述壳本体前端的插接柱、以及沿前后方向贯穿所述壳本体和插接柱的第一容置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卓越鑫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卓越鑫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297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