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拉线式基于可控防拆卸转印体及印章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29162.8 | 申请日: | 2018-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092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杨永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枞阳县中邦科技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K1/02 | 分类号: | B41K1/02;B41K1/36;B41K1/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7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线 基于 可控 拆卸 转印体 印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拉线式基于可控防拆卸转印体,包括能够沾或含印油的转印体,转印体外面为转印面,其特征在于转印体内连接有至少一根拉线,每根拉线至少一端由转印体内面伸出形成牵拉端;本发明转印体与印章壳体间通过拉线连接,不拆卸壳体强行剥离时在拉线牵拉下转印体就会撕裂,使其不能完整剥离而恶意使用,可通过标注提示此种保护功能,使用者也不会擅自剥离,减少剥离转印体恶意盗用印章的几率,在剪断或牵拉拉线时还会为电路组件提供警报信号,减少智能控制漏洞,可控性更全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物联网智能控制下的印章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拉线式基于可控防拆卸转印体和印章。
背景技术
在企事业政府等办公单位,为了使公章等印鉴能够高效可控的使用,在网络智能技术发展的支持下,促使在印章上结合控制、采样、计数、存储等智能控制手段得以能够实现,如在印章上设置锁止机构、认证机构、记录机构、无线通讯机构等,每次盖印都能得到有效记录和管控,这些都是通过智能控制电路组件得以实现,而印章结构上仍采用转印体设置在印章前部的基板上,一般采用胶粘工艺连接,转印体与基板能够剥离开被恶意使用后在粘接上,使得印章管控产生漏洞,仍有待于采用技术改进加以解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拉线式基于可控防拆卸转印体。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拉线式基于可控防拆卸转印体,包括能够沾或含印油的转印体,转印体外面为转印面,其特征在于转印体内连接有至少一根拉线,每根拉线至少一端由转印体内面伸出形成牵拉端。
进一步的,所述拉线内埋于转印体,距内面的埋深小于转印体厚度三分之二。
进一步的,所述内埋于转印体内的拉线上具有结。
进一步的,所述拉线为两根以上平行间隔分布,至少两个引出位置间距大于转印体直径的二分之一。
进一步的,所述拉线为两根以上,其中一根至少与另一根交叉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拉线旁设有深度小于转印体厚度三分之二的割裂口。
进一步的,所述割裂口沿曲线或直线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拉线沿曲线或直线分布。
一种带所述拉线式基于可控防拆卸转印体的印章,其特征在于转印体内面覆设于基板上,基板上部设有电路组件容纳腔,牵拉端通过基板上的过孔穿至电路组件容纳腔内,牵拉端绑定在一翘臂的一端,翘臂另一端连接有动电极,翘臂中部铰接在电路组件容纳腔内,翘臂连接有将拉线拉紧的弹簧,对应动电极设有静电极,动电极和静电极一个端头为叉状,另一个端头探入叉状中间,牵拉和释放牵拉端中间电极分别与叉状两端接触,动电极和静电极均通过导线连接至电路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电路组件容纳腔周围设有环形油墨腔,基板下部设有导油槽,油墨腔与导油槽联通。
本发明转印体与印章壳体间通过拉线连接,不拆卸壳体强行剥离时在拉线牵拉下转印体就会撕裂,使其不能完整剥离而恶意使用,可通过标注提示此种保护功能,使用者也不会擅自剥离,减少剥离转印体恶意盗用印章的几率,在剪断或牵拉拉线时还会为电路组件提供警报信号,减少智能控制漏洞,可控性更全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转印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印章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印章内部示意图。
图中标号名称:1转印体;2拉线;3牵拉端;4基板;5电路组件容纳腔;6过孔;7翘臂;8动电极;9弹簧;10静电极;11油墨腔;12导油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枞阳县中邦科技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枞阳县中邦科技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291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