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铅酸电池全自动集成加工线及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28822.0 | 申请日: | 2018-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934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江帆;李红军;苏利龙;徐祥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金麦特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12 | 分类号: | H01M10/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韩燕燕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全自动 集成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铅酸电池全自动集成加工线及加工方法,其包括沿自动输送线依次设置的上料夹取装置、翻转检测装置、密封圈上料装置、端子上料焊接装置以及点胶装置,其通过将CCD视觉检测技术以及机械手技术进行集成整合,利用CCD视觉检测技术对加工过程中的铅酸电池进行检测,再利用机械手对铅酸电池自动进行密封圈与接线端子的自动上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铅酸电池加工的设备与方法,解决了铅酸电池合盖后的安装密封圈、安装接线端子以及点胶等加工步骤全自动加工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机器换人,提高了铅酸电池加工的效率与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铅酸电池自动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铅酸电池全自动集成加工线及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电极主要由铅及其氧化物制成,电解液是硫酸溶液的一种蓄电池。英语:Lead-acid battery。放电状态下,正极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铅,负极主要成分为铅;充电状态下,正负极的主要成分均为硫酸铅,可分为排气式蓄电池和免维护铅酸电池,而本发明中所叙述的铅酸电池就是指免维护铅酸电池。
电池主要由正极板、负极板、电解液、隔板、电池槽、电池盖、极柱、注液盖等组成,在进行电池组装过程中,包括包片、入槽、铸焊、点胶、合盖、安装密封圈、安装接线端子、点胶以及加酸等步骤,现有的铅酸电池自动化加工设备都是配套合盖步骤前的铅酸电池加工步骤,合盖步骤后的铅酸电池加工都是通过人工进行完成的,工作效率低下,人工成本高,急需一种铅酸电池自动化加工设备实现合盖后的铅酸电池组装步骤的自动化加工。
在专利号为CN203300762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铅酸电池多工位包片机,它包括有送纸机构、正极板上料机构、负极板上料机构、配组机构、极群输出机构,其中,所述正极板上料机构和负极板上料机构分别设在配组机构的相对两侧,并分别与该配组机构的相应配组工位相配合,实现对相应配组工位的极板供给;送纸机构和极群输出机构分别设在配组机构的上、下方,并分别与该配组机构相配合,实现对配组机构的纸张供给及配好组的极群输出,该铅酸电池多工位包片机则是针对包片步骤的自动化设备。
在专利号为CN102500749A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铅酸电池自动连续铸焊方法及其铸焊机,其方法是首先送料工位对输送线上从上一工序加工过来的电池夹具进行有序顶进,电池夹具来到铸焊工位处同步依次完成合模、铸焊、脱模三个工序,然后移送到入槽工位处进行入槽使极板脱离电池夹具并装入盒中,脱离后的电池向下一工序推出,而空置的电池夹具回到之前的工序连续循环使用;送料工位、铸焊工位、入槽工位依次直线排列;铸焊时,由铸焊工位的多个铸焊机构交替对多组电池同时进行铸焊;送料、铸焊、入槽工序分工位同时不间断地工作,该铅酸电池自动连续铸焊方法及其铸焊机。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铅酸电池全自动集成加工线及加工方法,其通过将CCD视觉检测技术以及机械手技术进行集成整合,利用CCD视觉检测技术对加工过程中的铅酸电池进行检测,再利用机械手对铅酸电池自动进行密封圈与接线端子的自动上装,解决了铅酸电池合盖后的安装密封圈、安装接线端子以及点胶等加工步骤全自动加工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机器换人,提高了铅酸电池加工的效率与品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铅酸电池合盖后的全自动集成加工线,包括自动输送线,沿所述自动输送线的输送方向还依次包括:
电池料堆,所述电池料堆设置于所述自动输送线的输入端,其包括若干倒置堆叠的铅酸电池;
上料夹取装置,所述上料夹取装置设置于所述电池料堆的后端,其包括固定设置于该自动输送线一侧用于对铅酸电池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与设置于该自动输送线上方的可移动夹取该铅酸电池的夹持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麦特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麦特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288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