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感应电动机动态过程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28372.5 | 申请日: | 2018-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939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海世芳;孙士云;范小红;王杨;孙德娟;安德超;张雪娟;郑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感应电 动机 动态 过程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感应电动机动态过程分析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负荷建模领域。本发明方法为:确定感应电动机机械转矩的表达式;基于感应电动机转子运动方程和功率方程,推导出感应电动机动态过程中转差率关于频率、电压以及时间的关系表达式;确定转差率表达式中的常数取值;得到感应电动机动态过程中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当感应电动机所在系统的频率或电压波动时,通过本方法可以快速分析感应电动机的转差率、机械转矩、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动态变化趋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感应电动机动态过程分析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负荷建模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西电东送,南北互联,全国联网”战略工程的逐步开展与完善,各省电网之间实现异步互联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按照特高压电网发展规划,未来我国将形成华北—华中—华东跨区同步互联电网,这一运行模式对电力系统数字仿真分析的精确性提出了新的要求,负荷模型对联网系统的稳定计算结果的影响变得不容忽视。电力系统是非线性动力系统,稳定本身属于动态范畴,在负荷建模时同时考虑频率特性和电压特性,能够真实地反应实际系统的负荷动态特性。
随着异步联网的推进,电网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其动态电压稳定性及频率稳定性将更加突出,负荷模型对电力系统仿真结果的影响变得日益敏感,特别是负荷模型的选取、参数的确定、配电网络的模拟等对联网系统的稳定计算结果具有重大影响。负荷建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其核心是对负荷组成进行实时辨识,以及对不同负荷集合的建模。模型的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仿真结果和以此为基础的决策方案,不恰当的负荷模型会使得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不一致,从而构成系统的潜在危险或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感应电动机又称为异步电动机,是交流电动机的一种,具有结构简单,制造、使用和维护方便,运行可靠,效率较高,价格较低等优点。因其在工业负荷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所以是负荷模型中重要的动态成分。运用解析法研究感应电动机的动态特性,利用数学表达式分析输入变量与输出变量的关联关系,物理意义明确,计算速度快,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感应电动机动态过程分析方法,通过本方法可以快速分析感应电动机的转差率、机械转矩、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动态变化趋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感应电动机动态过程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确定感应电动机机械转矩的表达式;基于感应电动机转子运动方程和功率方程,推导出感应电动机动态过程中转差率关于频率、电压以及时间的关系表达式;确定转差率表达式中的常数取值;得到感应电动机动态过程中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
确定感应电动机机械转矩TM的表达式:
TM=TM0+β0(ωr-ωr0)
式中,ωr为转子侧角频率;TM0为初始稳态机械转矩;ωr0为初始稳态转子角频率;β0为转矩系数。
推导出感应电动机动态过程中转差率关于频率、电压以及时间的关系表达式:
①β0=0(恒转矩负载特性)
②β0≠0(变转矩负载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283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