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式防撞梁生产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28137.8 | 申请日: | 2018-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51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赵明;马晓龙;王会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英利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08 | 分类号: | B21D37/08;B21D53/88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孙晓凤 |
地址: | 3018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防撞梁 生产 模具 | ||
本发明提供了一体式防撞梁生产模具,属于模具领域,包括上下对应设置的上模和下模,还包括平行设置的修边组件、整形组件和冲孔组件,上模的下端的四角设有外导套,下模的上端设有外导柱,外导柱设在外导套内且二者上下滑动连接。本发明集修边、整形和打孔于一体,减少了工件转运的时间,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而且共用一个上模和下模,大大降低了模具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模具领域,涉及汽车外覆件的模具,尤其涉及一体式防撞梁生产模具。
背景技术
现如今,科技创新已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在加入WTO后,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迅猛,逐步融入了世界汽车工业体系。要提高在世界汽车工业体系中的地位,中国汽车行业必须获得自主创新的能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的汽车行业要生存,必然要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近些年,国内一些具备一定实力的汽车厂家已经逐渐走上了自主研发道路,尝试自主研发设计新的车型。在汽车设计的过程中,车身冲压件模具的工艺设计和结构设计至关重要,汽车防撞梁是汽车冲压件重要的一部分,研究防撞梁模具的工艺设计和结构设计对研发新车型具有重要的意义。
防撞梁生产模具包括拉延模、翻边整形模、修边模、整形模具和修边冲孔模,目前防撞梁在生产的过程中,上面提到的工序对对应一个单独的模具,在生产的过程中,产品通过流水化作业成型,需要在不同的的工位间进行转运,最后形成产品,转运的过程占用一定的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还有就是单独的一套模具,占用空间大,而且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于提供一体式防撞梁生产模具,采用定制分离式下凹模进行拉延,节约成本,而且将修边、整形和打孔集合为一体,提升了工作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体式防撞梁生产模具,包括上下对应设置的上模和下模,还包括平行设置的修边组件、整形组件和冲孔组件,所述上模的下端的四角设有外导套,所述下模的上端设有外导柱,所述外导柱设在所述外导套内且二者上下滑动连接,所述修边组件包括设在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的修边压料块,所述修边压料块上设有氮气弹簧,所述修边组件还包括垂直设在上模下端的第一修边冲头、第一冲孔冲头、第一卸料螺丝和第一墩死块,所述第一修边冲头设在所述上模的两端,所述第一冲孔冲头设在所述上模的两端且设在所述第一修边冲头的内侧,所述第一卸料螺丝设在所述第一冲孔冲头的内侧,所述第一墩死块的上端面在所述上模的下极限位置与所述下模接触设置,所述修边组件还包括垂直设在下模上的第一修边凹模、行程限位块、废料切断刀、缓冲器和修边定位柱,所述修边压料块与所述第一修边凹模对应设置,所述行程限位块设在所述下模远离所述整形组件的一端,所述废料切断刀设在所述第一第一修边凹模的两侧,所述缓冲器设在所述下模的两端且上端面的高度大于所述行程限位块上端面的高度,所述修边定位柱设在所述第一修边凹模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的下端面还垂直设有第一安全卸料螺钉,所述第一安全卸料螺钉设在所述第一卸料螺丝的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修边凹模远离所述整形组件一侧的两端设有存放限位块,所述下模的下端设有废料滑道。
进一步的,所述整形组件包括设在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的整形压料块,所述整形压料块的下端设有整形冲头,所述整形组件还包括垂直设在上模下端的整形凸模和设在所述整形凸模两端的压板,所述整形组件还包括垂直设在下模上的整形凹模和整形定位销,所述整形凹模与整形凸模对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冲孔组件包括设在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的冲孔压料块,所述冲孔组件还包括垂直设在上模下端的第二修边冲头、第二冲孔冲头、第二卸料螺丝和氮气弹簧,所述第二冲孔冲头设在所述上模的两端,所述第二修边冲头设在冲孔组件两侧,所述第二卸料螺丝设在所述第一冲孔冲头的内侧,所述氮气弹簧设在冲孔组件的中部,所述冲孔组件还包括垂直设在下模上的冲孔凹模和第二修边凹模,所述冲孔凹模和第二修边凹模配套设置成两组设在所述冲孔组件的两端,所述下模上冲孔组件的中部均布有两个出力轴朝上设置的氮气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英利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英利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281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门限位器壁杆翻孔成型模具及成型工艺
- 下一篇:稳定固定产品的热冲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