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2-(1-环己烯基)乙胺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27722.6 | 申请日: | 2018-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86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姚虎生;赵珠琳;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泾维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09/48 | 分类号: | C07C209/48;C07C211/25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24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己烯 乙胺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产2‑(1‑环己烯基)乙胺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将1‑环己烯乙腈、溶剂、催化剂和液氨在氢气的存在下,控制反应压力为1.5~5.5MPa,于55~130℃进行反应,直至氢气的消耗量为理论消耗量的90~95%;S2、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减少氢气的加入量,将反应压力降至1.0~3.0MPa,继续反应至氢气的消耗量为理论消耗量的102~110%,停止氢气的加入,降温至50℃以下,结束反应。本发明采用价格便宜的雷尼镍催化剂催化1‑环己烯乙腈氢化制备2‑(1‑环己烯基)乙胺。通过对加氢过程的精度控制,减少双键还原副反应的发生,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最终达到了产品纯度大于99%,分离收率大于80%的先进技术指标,非常利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2-(1-环己烯基)乙胺的方法,属于精细化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1-环己烯基)乙胺,英文名:2-(1-Cyclohexenyl)ethylamine,CASNo.:3399-73-3,是镇咳药物右美沙酚的基本原料。右美沙酚已被多国药典收载,我国目前尚无工业化生产,全部原料药依赖进口。因此是我国在此领域的重点发展品种。
工业上生产2-(1-环己烯基)乙胺由1-环己烯乙腈催化加氢制得。但在反应中,原料1-环己烯乙腈的双键也会发生氢化反应,生成2-环己基乙胺、2-环己基乙腈等副产物,具体反应方程式如下:
加氢结束后,再通过精馏分离提纯产品。在实际精馏分离过程中,常压下2-环己基乙胺的沸点比2-(1-环己烯基)乙胺低10℃左右,精馏分离过程中可通过全回流的方式将其富集在前馏分中除去,而1-环己烯乙腈与2-环己基乙腈(沸点215℃,760mmHg)的沸点比2-(1-环己烯基)乙胺高10℃不到,若想通过精馏除去1-环己烯乙腈与2-环己基乙腈则会极大的降低精馏的效率,同时也会损失不少的2-(1-环己烯基)乙胺产品。因此如何在加氢反应中减少双键被氢化的副产物产生,尤其是2-环己基乙腈副产物,是制造2-(1-环己烯基)乙胺工艺过程的核心问题。
2016年,中国CN201610114613.7提出采用钒、铌、铪等金属制备加氢催化剂,催化剂的制备采用价格昂贵的贵金属,而且制作工艺需要高温高压,目标产物的收率仅为71%。
2017年,中国专利CN201710285404.3,提出采用硫化物(如二甲硫醚)处理Pd/C催化剂,使其反应活性降低,以减少氢化过程中双键被还原的副反应。但是该方法催化剂毒化活性降低后,氰基还原为氨基的主反应速率也同样下降。在该专利最佳实施事例1中,原料转化率为83.4%,2-(1-环己烯基)乙胺的选择性为86.7%,单程反应收率仅为72.3%,并未比苏州艾提药物化学公司专利所述的收率有明显提高。此外,经硫毒化处理的钯炭催化剂失活速率很快,能重复套用的次数不多,若需要频繁更换钯炭催化剂,则该方法从成本上也难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目前,镇咳药物右美沙酚是我国重点发展品种,做为该药物的基础原料2-(1-环己烯基)乙胺,工业上迫切需要一种简单可靠,收率高,产品质量好的制造方法,并适合于规模化生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2-(1-环己烯基)乙胺的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产2-(1-环己烯基)乙胺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S1、将1-环己烯乙腈、溶剂、催化剂和液氨在氢气的存在下,控制反应压力为1.5~5.5MPa,于55~130℃进行反应,直至氢气的消耗量为理论消耗量的90~95%;
S2、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减少氢气的加入量,将反应压力降至1.0~3.0MPa,继续反应至氢气的消耗量为理论消耗量的102~110%,停止氢气的加入,降温至50℃以下,结束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泾维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泾维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277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