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祛黄褐斑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327423.2 申请日: 2018-04-12
公开(公告)号: CN108403869B 公开(公告)日: 2021-04-13
发明(设计)人: 史大卓;高铸烨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主分类号: A61K36/88 分类号: A61K36/88;A61P17/00
代理公司: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代理人: 朱健;陈国军
地址: 100000***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黄褐斑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祛黄褐斑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药组成为:西红花1‑10重量份、枸杞子3‑60重量份、珍珠母10‑100重量份,该中药组合物可制成临床或药学上可接受的剂型。上述原料配伍共同发挥活血行气,清肝养阴,调和阴阳以达到祛黄褐斑之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组合物制剂和美容护肤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祛黄褐斑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黄褐斑(Cholasma)属中医学黑斑、肝斑、面尘、蝴蝶斑范畴,是皮肤黑色素增加而形成的一种常见面部呈褐色或黑色色素沉着性损容性皮肤病,其主要表现为额、眉、颊、上唇等处出现局限性淡褐色或褐色斑片,境界清楚,表面光滑,呈对称性分布,多发于孕妇及经血不调的妇女,且女性患者与男性患者之比约为9:1。此病呈慢性过程,病程顽固,缠绵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美观,给其精神和生活方面带来诸多烦恼和痛苦。该病发病率一直很高,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发病呈逐年增多的趋势,就诊人数越来越多。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变化及生活水平的提高,黄褐斑目渐成为当今医学界、美容界共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之一。

黄褐斑的发病原因和机理复杂,与口服避孕药、遗传因素、氧自由基蓄积、微量元素含量异常、肝功能异常等诸多因素是否相关,目前尚不十分明确。现代医学则认为其与压力过大、内分泌失调、妊娠、子宫卵巢疾病等因素有关。中医认为黄褐斑多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多因肝郁化火,或肝肾不足,或脾失健运,导致气滞淤血,气血不能上荣于面所致。目前,多数研究认为,黄褐斑是由于黄褐斑患者皮损部位黑色素细胞活性增强,黑素和黑素小体均增加,进而表现色斑,病理状态下,真皮内巨噬细胞可吞噬滴落入真皮黑色素体,或沉着于真皮上层,或在细胞内降解,一部分经淋巴转移。色素的产生和排泄失去平衡,并过剩的聚集在表皮细胞内的部分,就形成色素沉着。黑色素的排泄有两条途径:一是从肾内排泄,另一是从皮肤排出,即黑色素被转移到角质蛋白中,随表皮生长移行到角质层,最后随角质层周期换新而脱落。

现代医学治疗本病的原理主要是抑制黑色素细胞活性、抑制黑色素合成、去除己经生成的黑色素、破坏黑色素颗粒及运用具有防光效应的遮光剂等。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治疗方法:(1)内服或静脉给与维生素c,同时配合维生素E使用,到阻止黑色素代谢的氧化过程,抑制黑色素形成;(2)局部外用氢醌霜,抑制黑色素颗粒的形成并增加其降解,抑制黑色素细胞DNA和RNA的合成,不影响黑色素细胞,结合广谱遮光剂治疗表皮型和混合型黄褐斑有一定疗效,或局部外用维甲酸霜,可抑制体外培养的黑素瘤细胞酪氨酸酶活性,阻止黑色素向角质层细胞的转运,同时减少角质形成,增加药物渗透。上述临床西药虽然对治疗黄褐斑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效果往往欠佳,且存在不同程度的副作用,长期应用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中医在治疗黄褐斑方面有完整的治疗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有整体调整脏腑功能独特的优势,在治疗黄褐斑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但是一般中药的使用在用药的剂量上,应仔细斟酌,具体多少剂量和君臣佐使的配伍关系需要长期的临床实践。因而市面上也出现了很多错综复杂,效果参差不齐的处方,很多存在起效慢、针对性差的问题,仍需要改进或突破。

外治法一直是中医治疗皮肤疾病的一大优势,外治法是对皮肤疾病最为直接的治疗方法,疗效确切,其可有效避免内服药物制剂产生的全身毒副作用,且可一定程度避免因全身证型与口服中药配伍不符而导致治疗偏颇。且中药外用制剂具有温和、对皮肤损伤小的特性。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祛黄褐斑的中药组合物,并进一步公开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祛黄褐斑的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为:西红花1-10重量份、枸杞子3-60重量份、珍珠母10-100重量份。

优选的,所述的用于祛黄褐斑的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为:西红花2-5重量份、枸杞子10-40重量份、珍珠母20-60重量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未经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274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