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汉黄芩苷在制备抗轮状病毒药物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26051.1 | 申请日: | 2018-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16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昌;宋丽军;周若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7048 | 分类号: | A61K31/7048;A61P31/1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王雪镅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芩 制备 轮状病毒 药物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汉黄芩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汉黄芩苷在制备抗轮状病毒药物的应用。汉黄芩苷在制备抗轮状病毒药物的应用,是申请人首次研究发现汉黄芩苷具有抗轮状病毒的作用,填补了抗轮状病毒药物的空白,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其中,研究显示,抗轮状病毒的药物中,汉黄芩苷的摩尔浓度为2.5umol/L~160umol/L。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汉黄芩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汉黄芩苷在制备抗轮状病毒药物的应用。
背景技术
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导致婴幼儿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每年约有60万名婴幼儿因RV感染死亡,主要在秋冬季流行,其发生流行不受卫生状况影响。发达国家发病率与发展中国家相差不多,但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却远远高于发达国家。RV一般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潜伏期2~4天。以前认为RV主要侵犯小肠细胞绒毛,病人最主要的症状是腹泻,起病急,日十余次到数十次,可伴有发热,感染后血液中很快出现特异性lgM、lgG抗体,肠道局部出现分泌型lgA,可中和病毒,对同型病毒感染有作用。病程3~5天或一周左右。最近的研究表明RV感染不仅限于肠道,还可侵犯其他的系统,引起许多并发症,如休克、脑病、心脏损害和肝外胆管阻塞。
目前尚无治疗RV感染的特效药物。而有关RV疫苗方面,国内尚处于研究阶段,国外上市RV疫苗价格昂贵,RV毒株的多样性使其预防范围有限。现临床多采用WHO推荐的口服补液以缓解症状。因此,发现、开发安全有效的药物防治轮状病毒感染非常重要。
汉黄芩苷(结构式如下)是来源于中药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根的提取分离达到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镇静、保肝、利胆、抗菌、消炎等作用,已有研究表明,汉黄芩苷对流感病毒、单纯胞疹病毒、柯萨奇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有抑制作用,但汉黄芩苷对RV是否有作用尚未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汉黄芩苷在制备抗轮状病毒药物的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提供汉黄芩苷在制备抗轮状病毒药物的应用。
所述抗轮状病毒的药物中,所述汉黄芩苷的摩尔浓度为2.5μmol/L~160μmol/L。
所述抗轮状病毒的药物中,所述汉黄芩苷对细胞产生毒性的摩尔浓度为大于320μmol/L。
所述抗轮状病毒的药物为片剂、颗粒剂、散剂、胶囊、微丸、液体制剂、半固体制剂、纳米、微乳或脂质体的制剂。
所述抗轮状病毒的药物包括以汉黄芩苷作为组份的组合物或复方制剂。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汉黄芩苷在制备抗轮状病毒药物的应用,是申请人首次研究发现汉黄芩苷具有抗轮状病毒的作用,填补了抗轮状病毒药物的空白,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汉黄芩苷的细胞毒性实验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汉黄芩苷在制备抗轮状病毒药物的应用,是申请人首次研究发现汉黄芩苷具有抗轮状病毒的作用,填补了抗轮状病毒药物的空白,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医科大学,未经广东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260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